【記者張晉維/生命力導覽】當社會不斷進步、高樓大廈不斷延伸時,你是否還記得伴隨著台灣成長的古蹟?古蹟代表著過往歷史所遺留下的痕跡,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產,透過這些網站,讓我們可以認識更多古蹟,了解台灣歷史。你可以到《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台灣建築史》,其中的「台灣建築導覽」專區是利用台灣歷史的演進來做區隔,共分成七個階段: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末時期、日據時期等,每個階段都有清楚的歷史文化介紹,讓你在觀看古蹟前能先了解其建築背景和台灣歷史的演進。另外,還有詳細解析每個時期的城市特色和建築方式,並且介紹每個時期較具代表性的建築類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例如:荷西時期的城堡和要塞,日據時期的西方建築、光復後的新式建築等,讓人一目暸然。「虛擬導覽」則是個有趣的專區,它例舉出八個較具知名度的古蹟,例如:淡水紅毛城、鹿港龍山寺、旗後砲台等,選擇一個建築物點進去之後,會有一張建築物的繪圖,圖上會有幾個有紅點,點了之後就會出現此建築物的實境,你可以放大縮小,甚至三百六十度旋轉,雖然不是建築物每個地方和角落都看的到,但是對於距離較遠的古蹟,你不妨用這種方式來一趟特別的古蹟巡禮。「台灣建築搜尋」專區,你只要依古蹟的名稱、縣市、等級或年代等來做搜尋,每個古蹟都有詳細的介紹,包括其所在地、等級和建造的背景資料等,讓你輕鬆就能了解台灣各個地方的古蹟。或者你可以到《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在這裡你可以用四種方式來找尋台灣的古蹟建築,「建築古蹟」是用古蹟的等級做區分:三級古蹟、二級古蹟和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