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1日 星期二

大千兒童發展中心推動早療活動

【林汶報導】三歲的糖糖〈化名〉,是小兒麻痺患者,接受復健治療已有兩年的時間,在職能治療室中,糖糖手扶著柱子,利用站立架階梯的高度差,訓練大腿的支撐力,聽著治療師的口令,反覆踏步。「一、二、三,腿抬起來」治療師在旁邊喊著,「很棒,加油喔,再來一次。」,穿著鐵鞋的糖糖,吃力的走每一步。「這個鐵鞋她每天起碼要穿八小時以上」治療師說。「小朋友很辛苦,媽媽更辛苦」,「媽媽的心理輔導也是很重要的」語言治療師江仲杰醫師補充說,「若媽媽的心理不健全,也無法支持小孩繼續走下去。」

有鑒於苗栗地區長期缺乏兒童發展及早期療育機構,期望能幫助更多苗栗地區的病童們,苗栗大千醫院設立了兒童發展中心。促使此中心成立的幕後推手就是復健科主任蔡健宗醫師。他從臺大醫院轉來大千醫院後,發現苗栗地區的早期療育資源缺乏,醫療技術也落後許多。

所謂「發展遲緩」,泛指兒童在器官功能、感覺統合、感官知覺、動作平衡、語言溝通、認知學習、社會心理、情緒等功能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或品質上成熟速度遲緩、落後,也就是幼兒發展遲緩是指幼兒在動作、感覺、認知、溝通表達、生活自理、人際社會性、概念理解等任一發展領域明顯落後應有年齡的能力。

如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呢?這些發展遲緩的現象,只要家長平時稍加留意,就可以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當中輕易發現。比方說,滿周歲了,還站不起來;一歲半,還無法放手走幾步;到了兩歲大說話仍然沒有基本的字彙,不會叫「爸爸」、「媽媽」。這些都是徵狀,治療方向可從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等多方面的結合。

小兒的語言治療主要是在「認知」的部分做治療,一開始先用圖片,認識各種不同動植物的樣貌及名稱,接下來用立體模型訓練3D立體概念,帶入邏輯思考,最後就是文字線條的部分,依每個小朋友情況不同治療時間也跟著不同。

據統計苗栗地區目前有早期復健發展需求之兒童大於一千兩百位,大千兒童發展中心目前每天門診人數約在六十至七十人次,一個月約有兩千人次。接受治療之兒童四百位,尚有八百位兒童等待治療中,從二○○二年八月一日成立兒童發展中心以來接受服務者已超過一百五十人。

資金來源和人力資源缺乏是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在苗栗,早療這塊真的不好做。」,蔡健宗說,復健的範圍很廣,從成人腦中風到兒童腦部發展遲緩都算是復健科的範疇。因為醫院畢竟是營利機構,在兒童早期療育這方面,政府補助少,利潤也少。因此許多大醫院都較注重成人復健這方面的治療。

人力資源嚴重匱乏也是問題之一,許多優秀的復健人員不願下鄉服務,使復健人員同時服務好幾個病童,或是要復健的病童必須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去復健一次。「因為苗栗地區人手不足,一個禮拜只能排兩堂課,多半集中在晚上」,語言治療師江仲杰說。

軟、硬體設備的不足,嚴重影響到孩童們的復健品質。蔡健宗感嘆的說。雖然政府不補助,醫院入不敷出,但蔡健宗堅持「我們並不會因此而縮編預算,我們會繼續做下去。」

蔡健宗表示支持他最大的動力來源是成就感,而成就感來自小孩的病癒和家長的喜悅。「我們也不是單打獨鬥。」,蔡健宗說,縣政府和社會局都有向他們合作。「最近我們跟縣政府合辦─外籍新娘子女早療活動,希望外籍新娘的問題能被改善。」為了解決溝通不良的問題,大千醫院也特地印製了「中印」、「中越」兩種版本的早療手冊,提供他們這方面的知識。


延伸閱讀:

大千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