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7日 星期二

綠色生活地圖 帶您探索都市寶藏

【生命力記者鄧維湘報導】生活在城市裡,你是否曾走進每天經過的公園綠地裡,大口呼吸難得的新鮮空氣?又或者是駐足停留在一棵行道樹旁,只為了欣賞枝頭綠繡眼的清亮歌聲?這些平日受人忽略的綠色景物,其實都是都市叢林中難得的寶藏。而「綠色生活地圖」,便是將這些存在於我們居住環境周圍、有關自然的、人文的、健康的和環保的景點,一一在地圖上標示出來,使我們能對自己居住的環境能有更深一步的瞭解及認識。

綠色生活地圖景點包括:公園綠地、特別的植物、野生動植物觀察區、資源回收點、二手店、有機食品店、環保商店、自行車專用道、博物館和史蹟等。這些景點,都相當值得我們去探訪及保護。

第一份綠色生活地圖於一九九二年誕生於美國紐約,後經由網路推廣,至二○○四年底,全世界已有四十二個國家共一百七十五個城市完成地圖。一九九八年荒野保護協會獲得現代設計協會(Modern World Design)對Green Map System(綠色地圖系統)圖示的授權使用,透過這套圖示,即使是不同國家的人也可以互相瞭解地圖內容,閱讀世界各地的綠色故事。

荒野保護協會綠色生活地圖團隊總組長莊麗華說:「我覺得綠色地圖是國外引進的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它讓民眾可以以最快速、最簡單的方式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家鄉,非常符合忙碌、快步調的城市居民所需。」

截至二○○四年底,已有十二張地圖印製發行,其中包含台北市、台北縣、宜蘭市、宜蘭縣及桃園縣的部分地區。今年的三月三十一日,由荒野保護協會耗時四年、實地走訪調查,並由7-11綠色基金贊助所完成的完整版「台北市綠色地圖」正式發表,並由台北市長馬英九代表接受,贈送給台北市的居民,這是台灣第一張「都會級」的綠色生活地圖。

繪製綠色地圖,荒野有許多針對不同對象所設計的推廣活動,包括為期不同的介紹及實作課程,或者是先從繪畫的基本概念及技巧教起;也有特別針對孩子所設計的教學方式。技巧是其次,主要是將生態保育的觀念傳遞給更多人。荒野綠色地圖推廣部的張琬芬就說:「我們最近除了出版《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一書外,還在進行澎湖級金門的社區整體營造,主要就是兩天一夜的地圖繪製課程。」

莊麗華說:「一般居民都不太熟悉自己的居住環境,有些人文及自然景點其實很值得探訪。透過綠色地圖,可以讓他們了解其實自己居住的環境其實有很多美好的綠色景物,而並非他們所想像的那麼疏離、無趣。」

張琬芬點出了綠色地圖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要功能:「綠色生活地圖最大的好處在於,它不但讓當地居民了解週遭環境的優點,更可以顯現出缺點,然後針對這些優缺點加以維護或是改進。」

綠色生活地圖在全球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議題的趨勢之下,勢必將成為未來主流。對於今後的展望與期待。莊麗華說:「未來我們希望只要是台北市的中年級小學生都能看過並接受綠色地圖的教學,使得綠色地圖能夠普遍化,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自己社區的居住環境,並讓環境保護的種子萌芽。」

另外,五月二十一日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半,荒野配合文建會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地圖台灣」活動,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前的園遊會活動中設有攤位,現場將展出從古至今的台灣地圖,其中當然包括了綠色生活地圖,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荒野保護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