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9日 星期四

早產兒追蹤門診 十年成果發表


生命力記者/陳敏如報導


「我們每天最害怕的就是接到醫院的電話,怕聽到壞消息,但又期待是好消息。」早產兒嚴子涵的爸爸說。看著子涵現在活蹦亂跳的模樣,很難想像她曾經命在旦夕,目前,她有學習上遲緩的狀況,一週還要來醫院兩次。
為了幫助更多的早產兒家庭,並傳達正確的生育觀念,早產兒基金會主辦「早產兒追蹤檢查十週年成果發表暨記者會」,與協辦單位新生兒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馬偕紀念醫院的醫師們,發表早產兒追蹤門診的成果,現場並有來自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團隊,一同在旁聆聽、交流。


追蹤門診的醫師和個案管理師在發表會上,提到十年來追蹤門診的心得和成果,希望大眾能更加重視早產兒離開醫院後的治療及照顧。一般人對於早產兒的印象,總覺得他們存活率不高,即使活下來也會有很多後遺症。十年前,在北中南區各成立了追蹤門診,針對早產兒作長期的追蹤和治療;十年後,早產兒的死亡率已經逐年降低,早產兒追蹤小組也累積了豐富的資料和經驗。


根據團隊們所做的研究,發表了幾點結論:早產兒的存活率提高、南北早產兒的差異和孕婦轉診對早產兒的確有幫助。台灣早產兒聯合追蹤小組總主持人鄒國英說,早期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家屬對於治療早產兒普遍沒有信心,因為,體重越少的早產兒的存活率越小,在一九九七至一九九九年間,小於五百公克的早產兒,沒有一個存活,直到二○○二年,已經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的存活率,而其他不同體重出生的早產兒存活率也有明顯的成長,鄒國英提醒父母,不應該放棄任何治療早產兒的機會。


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陳銘真表示,觀察十年來的數據資料,發現有許多南北上的差異:在年齡上,北部的孕婦多是高齡產婦,而在產經地位上,南部的家庭則普遍較低,由於背景或生活習慣的不同,提出這些現象,是要讓不同地區的孕婦們,在懷孕前要有多方的考量,例如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年齡適不適合生育小孩,適時地做安胎,或是避免未成年、高齡生產。

早產兒的主要死因以呼吸窘迫症候群為主,其次是敗血症,因為早產兒的許多器官都尚未發育完全,需要藉助其它機器的輔助,如果早產兒的狀況不佳,醫生們通常會建議轉診,到資源較多的醫院做治療,在此,早產兒追蹤小組也提出他們的研究結果。


轉診,可分計畫性轉診和非計畫性轉診,前者是指孕婦在生產前四十八小時,就已經轉到要生產的醫院;後者則是孕婦於四十八小時內,才轉到要生產的醫院。有計畫性的轉診的早產兒,不論是在產生呼吸問題上或是腦室內出血的情況、比率都較低。陳銘真解釋,孕婦若有計畫性的產前轉診,轉到設備較齊全的大醫院,可以使孕婦有比較好的產前照顧,但由於轉診的手續繁雜,也需要做不少的檢驗,因此許多家庭寧願就近生產,而減少了搶救早產兒的機會。

個案管理師梅麗菁也提出呼籲,希望父母不要因為生下早產兒而感到灰心失望,追蹤小組會針對個案給予支援或提供轉介,只是很多時候,早產兒父母也不留意孩子的情況,導致孩子嚴重發展遲緩。在北區個案中,有位媽媽生下早產兒,卻因為不會照顧,不僅沒有給嬰兒打預防針也沒有回醫院診斷,造成嬰兒不會翻坐,肌肉發展不健全,透過社會局的介入才改善,如果父母可以主動尋求幫助,將使早產兒提早接受治療並獲得改善。


舉辦成果發表會,不僅是公佈追蹤小組十年來的心得與成果,更重要的是提醒將要為人父母的家庭,避免不良的生活行為,例如抽菸、使用藥物或情緒不穩定,懷孕年齡小於十八歲或大於四十歲等都較易導致孕婦早產;如果孕婦本來的身體就不好,建議計劃轉診,接受更多的資源和服務;已經生下早產兒的家庭,不妨接受醫院的追蹤,讓這些醫生和管理師來幫助早產兒回到正軌。


延伸閱讀:

1.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會訊,五十二期

2.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