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0日 星期六

黃中宇 期盼玻璃教學發揚光大

【李姿錦報導】在內湖的湖濱里社區,沿著大碧湖走,沿路一片山光水色,就會走到「結像紀事創作坊」,「結像紀事創作坊」是負責人黃中宇創作及教學琉璃創作的地方,牆壁兩旁擺了數十件的彩色琉璃作品,在陽光的投射下展現亮晶晶的彩色光芒,包括大門及室內的數十張玻璃桌子上都是黃中宇的作品,上面有充滿歐洲風情的浮雕,黃中宇說,希望透過玻璃的創作教學,跟居民互動,使得湖濱里更有文化藝術氣息。

在法國主修建築,並取得建築師執照的黃中宇,回台後從事攝影、空間規劃的工作,知名的作品為敦北藝術通廊的「時間斑馬線」,最顯著的就是那馬屁股造型的紅綠燈,是那時黃中宇用玻璃纖維製作出來的相當有名的作品。對於玻璃的熱愛,就是從那段在「拍馬屁」的日子衍生出來的。一九九九年開始,黃中宇在「結像紀事創作坊」開始蒐集各種跟玻璃有關的書籍,並自己做實驗,到現在已製作出上千件的玻璃作品,跟著黃中宇學習玻璃的學生也達兩百多人。

為了讓玻璃藝術跟大眾更親近,黃中宇在自己的工作室「結像紀事創作坊」製作Warm glass,融製的溫度為攝氏六百到七百度,跟一般高溫融製方法(攝氏一千兩百度)不同。在融製玻璃的過程加入金屬,透過光影會產生銀河,寶石和寶礦的感受,相當美麗。進口的融玻璃窯爐大約為六到七萬,黃中宇希望一般人用一半的價錢買到,甚至自己研發出融製玻璃的窯爐,目的是希望玻璃製作的藝術能被推廣出去。

黃中宇說,玻璃的材料並不便宜,光是一個CD盒大小的彩色玻璃就要耗費六七百元,而且製作玻璃的過程很辛苦,「常常是十個作品只有一件作品成功」,但在創作玻璃的過程,體驗創作的偶然性,還有成品完成製作在陽光下投射光影的感覺,讓他深深為玻璃創作著迷。由於想帶給大眾玻璃創作的美好,黃中宇自己製作DM並開班推廣授課,他說,只要會「B.B.Q」,會拼貼,就能創作玻璃工藝品。

黃中宇說,玻璃創作中創造了另一種的溝通方式,在教學中黃中宇用檢討作品的方式,並鼓勵同學實驗與設計。曾經有媽媽帶小朋友來,小朋友想把撿來的貝殼,一起放進玻璃燒,但黃中宇知道這種作品容易失敗,告訴了小朋友卻也讓他實驗作,雖然整個作品沒有作成功,不過卻引發了更多親子的溝通,讓親子的感情更好。也有男同學想要燒一顆紅色的心給心儀的女生作為生日禮物,因為要剪裁玻璃,所以困難度很高,但是由於黃中宇的鼓勵及監督之下,加上基於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把原本燒的不好看的心修改了一下,讓這位男同學成功的追到女友。

黃中宇希望結合自己創作的精神,並創造一個有歐洲氣息的空間。黃中宇計畫結像紀事創作坊變成社區的玻璃教學中心,藉著玻璃的創作連結社區民眾的感情,使的結像紀事創作坊成為社區的文化中心,目前已提案出去,黃中宇期待著湖濱里成為一個充滿玻璃藝術而亮晶晶的社區。

延伸閱讀:
認真的文化行動家
文建會介紹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