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街道美術館  社區一同玩藝術

【陳靜鈺報導】由淡水社區大學重建街工作坊籌辦的街道美術館,自今年四月創辦以來便成為當地居民接觸藝術、學習創作,及相互聯絡感情的據點。在不足20坪的老房子裡,貼滿了當地居民的畫作,少了高不可攀的藝術,多了份親切的在地味。

街道美術館平時上午開放民眾參觀,在沒有畫展時介紹重建街文史風情,自今年七月起每月舉辦一次居民畫家聯展,將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目前由畫家劉秀美於每週四晚間到館內上課,教導居民畫畫。

「本來覺得自己畫的很難看,現在比較有自己的想法,也比較敢在人前畫畫。」同為當地居民的館長吳慶訓,邊翻著自己的繪畫本邊說,自己從以前就想學畫,只是礙於自認超過學習年齡,一直不敢去學。透過美術館開放的課程,比較敢放膽子去創作,也從中找到成就感。

課堂中所使用的紙筆皆由社區大學提供,不需繳交學費。「你愛來就來,這裡沒有什麼限制。」吳慶訓說,課堂一切對外開放,讓想學會的人自由參加,也未規定每堂課都一定要去。沒有經濟的壓力加上彈性大,使當地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凡有興趣的人都有機會學習畫畫。

居民除每週固定討論如何創作外,也在此討論街坊大小事物。吳慶訓還打趣的說,今年更打算在美術舉辦中秋烤肉大會。街道美術館,對當地人來說,不只是學習藝術的地方,期儼然已成為街坊鄰居休閒談心、意見交流、社區意識匯流的空間。透過長期且固定的聚會,凝聚居民的社區共識,漸漸成為重建街的活動重心。

當地居民鄭秀香說,街道美術館所提供的課程,非如外界美術班教條式的教導學員怎麼畫素描、水彩、油畫等,通常由老師設定主題,讓居民自由想像。較趨向啟發式的教學,授課內容普及,小孩與老人都能接受。這堂課破除了一般居民對「藝術」高不可攀的想像,使其平民化,讓鄉親父老都能聽得懂並樂在其中,落實了國民美術。

九月份,重建街居民齊聚在街道美術館,透過簡單的蠟筆,在畫紙上抒發情感,記錄生活。他們嘗試了《我這一生最有價值的資產》、《身體文化》、《睡眠的姿勢》、《玫瑰狂想曲》等主題,為街道美術館最新的展出。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