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新莊鼓藝團 文化傳統薪火傳

【生命力記者張君瑋報導】本著「讓新莊的孩子,來打最好的鼓」的精神,新莊鼓藝團團長蔡文儒,在西元二OOO年,集合了新莊各國小熱愛民族技藝的小朋友,成立「新莊鼓藝團」,短短五、六年內,在全省各大比賽中獲得優勝,甚至代表台灣到馬來西亞參加當地華僑的中華文化交流活動,名揚海外。

在新莊市思賢國小,小小的川堂中,有群十二、十三歲的小朋友,手裡拿著鼓棒,圍繞著幾個大鼓,奮力敲打出隆隆的鼓聲;每位小朋友臉上,沒有辛苦,只有認真以及快樂的神情。

在二OOO年,當時身為思賢國小家長會會長的蔡文儒,因為父親有帶過退休憲兵組成的「醒獅團」,自己也會打鼓,也鑒於新莊本地有名的傳統鼓店「响仁和」願意幫忙,就興起了籌組一個青少年鼓隊的想法,同時也可以跟國中、小的「九年一貫鄉土課程」做連結,就在前新莊市長黃林玲玲的幫助下,成立了「新莊鼓藝團」。

成立當初,除了家長升學考量,以及對於「陣頭」這種團體的負面印象之外,還有就是國中以及小學的小朋友們,都沉迷於網咖;為了取得家長信任,蔡文儒嚴格要求團員小朋友們成績要有一定水準、有正面的生活態度之外,甚至親自跑到學校附近每一間網咖,把孩子叫回來。這段故事,被蔡明亮導演得知,並邀請「新莊鼓藝團」在蔡明亮的紀錄短片「與神對話」中演出。久而久之,家長就不會那麼排斥,而小朋友們也對鼓藝團有越來越強的向心力,彼此之間感情也越來越好,蔡文儒說,有時候他們自己自主練習之後,還會跑到他自家開的早餐店,大家一起來開「同樂會」。

蔡文儒說,「我們鼓隊的特色,就是融合了各種民俗元素,讓我們的打鼓,不光是『打鼓』」,以鼓團最拿手的「二十四節令鼓」來說,這套鼓裡面,有很多像是彎腰撿拾稻穗,或是雙臂奮力割除雜草的打擊肢體動作,這就是把農忙時農夫的辛勤,利用打鼓的表演方式,表達出中國人與天地自然間的互動與共生。

同時,新莊鼓藝團會隨時隨地加入小朋友團員們的想法,採訪中途,還有兩位小學五、六年級的團員,拿著交通錐,向蔡文儒說:「團長,這個可以把它當作號角來吹,加在我們的戰鼓裡面耶!」顯示出,新莊鼓藝團源源不絕的創意,很多都是來自這些鬼靈精怪的小朋友。

伸手摸了鼓團中最大的「八卦大鼓」,蔡文儒說,成立鼓藝團,受到很多人的幫忙,像是思賢國小每個週末把校園借我們練習,還有新莊「响仁和」的王錫坤師父,願意特別為我們小朋友的表演需要,訂做適合小朋友打的鼓,「還有這個『八卦大鼓』,是王師父耗費相當多精神才完成的,算是王師父的得意之作,先前還曾在新莊文藝中心展示。」

去年暑假受邀到馬來西亞做文化交流,令大馬當地華人以及媒體留下深刻印象,去年年底在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的表演也是大受好評,能夠傳統文化這把火,繼續延燒下去,並且讓打鼓不再只是「敲敲打打」,蔡文儒說:「這就是我所能夠為傳統藝術能做的小小貢獻,雖然很少,但是我會繼續下去。」

延伸閱讀:


新莊鼓藝團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