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0日 星期五

遊民工作坊 深入遊民收容所服務

【生命力記者游麗靜報導】遊民工作坊於一九九八年成立,一開始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開設的「萬華遊民研究」課程,為進行田野調查而成立的實驗性團體。遊民收容坊每週固定到收容機構帶活動,希望拉近遊民和機構內社工的互動,並且藉由遊戲、唱歌等活動,讓遊民敞開心防,與人相處。

遊民工作坊負責人陳大衛表示,「遊民工作坊不是個強調愛心的行業。愛心一旦被強調,就會干擾的社工該有專業態度。」台灣民眾喜歡「消費愛心」,他們做捐助活動時,不是為解決這個問題才做。

宗教可以當做解決遊民問題的方法之一,但宗教團體處理遊民問題時,常會有「是因為上輩子做了某些事,才會導致現在生活有這些困難,所以今世要反省,多承受苦難,來世才會改變」的看法。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提倡這些觀念會妨礙社工專業,讓大眾忽略遊民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經濟環境、社會福利、住宅政策等有關。

遊民工作坊一開始在華江橋的雁鴨公園服務,之後曾和歸綏街平安站、中和圓通路的遊民收容所合作。陳大衛說,遊民工作坊沒有足夠人力和金錢,一直沒辦法成為法人組織,在資源缺乏的狀況下,一直無法有自己的外展據點。

陳大衛說, 遊民因為四處流浪,對於「人」的感覺非常疏離,即使是在同一個收容所的遊民,彼此都很少交談,只有跟兩、三個自己比較熟的人有接觸。工作坊發現,感化他們冷漠心靈的最好方式,就是「音樂」。遊民工作坊曾舉辦過歌唱大賽、編列一百首遊民最喜愛的歌曲等活動,拉近遊民對人群的疏離感。

現在遊民工作坊每週六固定在收容機構舉辦活動,藉此讓遊民打開心房與人接觸,重新建立他們進入社會的信心。約四點活動結束後,工作坊的團員就在附近的咖啡廳,依當天的工作內容舉行討論會,進行「田野日記」紀錄。

「台灣社工缺乏,是結構性的問題」,陳大衛說。一張專業證照要經由國家考試才能取得,但即使辛苦考到證照後,薪水也只多兩、三千元。比起律師等同樣需要考試才能取得的證照,考社工證照的投資報酬率過低,是造成台灣專業社工缺乏的一大原因。全台灣對遊民議題屬專業的社工,只有兩位而已,楊運生就是其中之一。

台北市政府社工楊運生表示,他們和遊民工作坊接觸不深。他說,在收容所裡的遊民都是身體殘障、無法工作的人,一般身體沒有特殊殘疾的遊民很難進入。而且在外流浪的遊民無拘無束,還可以在火車站找些臨時的工作機會,他們也不會想進收容所被管理。所以一直在收容所服務的遊民工作坊,其實並沒有看到全部遊民的現狀。

遊民工作坊認為,只有遊民對自己的問題最了解,也只有他們最有可能解決遊民問題。工作坊是希望藉由帶領遊民進行團體活動時,可以讓遊民互相討論工作經驗,做全面性的分享,面對職場上的困難和展望,共同探討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陳大衛認為,遊民的界定,不能只從居住型態的表面現象切入,譬如遊民一定是居無定所、遊手好閒等,都會把遊民的本質湮滅。

陳大衛說,每到冬天,就會有很多團體舉辦發送物資,如睡袋、厚重衣物活動。結束後,會發現有些遊民一個人拿到兩三個睡袋。當遊民將多出來的睡袋拿去賣時,這些遊民就會被貼上標籤,認為他們浪費愛心,竟然把別人捐贈的衣物拿去變賣。另一方面,政府沒有完整的遊民管理系統,所以遊民重覆地拿到救助品也無方法可循,這些是需要政府急需重視的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