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華山何處去 共識待凝聚

【記者陳祈廷/生命力報導】

自文建會提出「新台灣藝文之星」草案後,關心華山未來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方人士,紛紛對其內容提出關切和質疑,難道在老基體上蓋高樓就保證了創意與文化空間?因此當初力爭保留這塊閒置公有地的藝術家湯皇珍等人,計劃舉辦一系列「敢問文建會,華山何處去?」的相關活動,表達他們需要有效的文建會,不要「蚊」建會老是蓋房子養蚊子。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位於八德路一段和忠孝東路二段一帶,地大而完整。民國八十六年六月,藝術家湯皇珍等人因籌辦「你說我聽」中法藝術交流,意外發現廢棄十年的台北酒廠,此酒廠仍保有過去台北產業與生活的空間記憶,非常適合成為一個與城市生活相結合的多元藝文展演空間。於是發起串聯各領域之藝文界人士,共同爭取這塊閒置的公有地,希望保留舊建築作為提供戲劇、美術、音樂、舞蹈、電影之展演空間,並舉辦各項國際性大型藝文活動,使其成為一個全民共享文化活動的重要基地。
今年為因應政府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之文化創意產業計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將「華山藝文特區」正式轉型為「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園區被塑造為兼具藝文展演、創作工作坊、創意產業平台、附屬休閒消費性設施之場域,朝建構文化創意產業培育與展示基地、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終極目的,跨出了第一步。

而今年八月,文建會提出了「新台灣藝文之星」計劃,希望整合現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之「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新十大流行音樂中心和文化部辦公大樓等新設施興建計畫,運用舊刑警局用地、台鐵所屬部分基地,以及華山部分基地結構成新舊共構之綜合性文化設施群,除作為歷史建築再利用之新典範以外,整合成為藝術、設計以及媒體文化等三個主要領域之文化創意產業發信基地。

然而此項計劃卻引起當初力保華山藝文特區的藝術家們、鄰近社區文史工作者和中華民國藝術環境改造協會人士的討論與質疑,認為文建會在草率的規劃或失當的開發建設下,華山豐富的藝文生態與具備歷史記憶的空間古蹟,很可能被犧牲漠視。

中華民國藝術環境改造協會執行長陳幸均認為,文建會的大方向不對,而且一直在抹殺我們的力量,做單方面的說服,他們利用公共資源壓制公民意見,表面上說可以再討論,私底下卻動作頻頻,「我認為這是緩兵之計」我們希望有好的管道,打開溝通機會,不要淪為被操縱的一群。

文建會則有不同聲音。「我們現階段做得是對台灣文化的通盤檢討,台灣缺少跨領域和國際接軌的空間,台灣需要首都文化園區。」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的秘書陳霖表示,文建會針對「新台灣文藝之星」有三項基本原則:一是古蹟不能破壞,二是新舊建物共構,就是新舊建築並存;三是增加藝文活動的彈性。他說:「文建會能理解他們鄉愁似的感情,但藝術是大環境的走向,不能一直用他們的觀念在思考。」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揚表示,基本上社區居民不會反對華山的開發計劃,社區工作者也持續向文建會提出理想的創意產業藍圖,可惜被接納的程度並不清楚。我們只是無法了解為何修繕費用九千萬立院已經編列了卻遲遲不展開。我們擔心的是:「故意讓大家看到現有的殘破現狀,讓輿論加速拆除歷史建物事實。」

到底文建會有沒有善用九千萬預算?陳霖說:「修繕一直再進行。」古蹟修繕工作是今年發包,預計明年中能夠修復完成,並達到古蹟全面性再利用。面對各方意見,文建會會持續溝通,以「審議式民主」的方式,開放對話。何謂「審議式民主」?他表示,就是委託第三部門,如民間相關機構,有系統的去執行,但是,「最大的基礎是理性。」不流於口水之爭才能擴大參與層面,做最大的溝通和協調。

為華山這塊藝術園地請命的藝術家們及文化人士們表示,希望藉由之後的一連串藝術形式,來傳達華山支持創意與對古蹟級文化景觀的高度尊重,並共同扮演監督國家文化政策的機制。文建會方面則表示他們不會預設立場,先讓建築師規劃設計,過去的華山一直處於模糊想像,定位不清,文建會現在則提出一個較清楚的發展定位。

照目前情況來看,兩方說詞不一,離各方期待的「共識」凝聚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在缺乏良善的溝通下,華山的未來,還是茫茫未知數。


延伸閱讀:

1行政院文建會

2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