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陳昭儀報導】現代人常常會覺得壓力太大、心情鬱悶或是疲倦勞累,因此一段時間為自己的身體及心理做做檢查,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十二月十五日台北市立療養院及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就一起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咱來打開心內的門窗」—音樂饗宴活動,整個活動分有攤位及舞臺,除了可沈浸在優美的音樂中外,也可得到心理保健的資訊。晚間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展開音樂饗宴的活動,活動邀請到台北市立療養院的院長胡維恆致詞,他表示市療平均每天會有五百位門診病人,每個月會有三百人住院,但每個月也會有三百人出院,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有情緒的問題,一旦情緒出現問題時,最好是能找親朋好友來傾訴、分擔你的煩惱,而到醫院求診則是最不得已的情況。晚會中一位楊先生,也站出來與大家分享他曾經罹患恐慌症的經驗。他說,恐慌症發作時往往都是無預警的,然後就會開始沒有原因的一直感到害怕,常常會持續將近半個小時,感覺整個人像失控了一樣。但在勇於面對後,他努力的去尋找病因,發現因素是非常多的:心理因素、個性及環境的影響等。之後也參與市療的團體治療為期十二週、尋求愛心會的幫忙等,終於讓自己由恐慌症中漸漸恢復。楊先生也說,只要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官能症,想辦法治療,就會發現官能症只是精神科的小感冒一樣。在下午的園遊會,市療的兒童精神科,就設立了「青少年時—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服務」的攤位,攤位負責人說,他們主要是藉由遊戲的方式,來讓父母親瞭解小孩子的發展。他們將遊戲分為三部份,參與遊戲的小朋友第一關是要將幾個球由一定距離投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