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1年1月19日 星期五

午後的約會 市療音樂饗宴園遊會

【生命力記者/陳昭儀報導】現代人常常會覺得壓力太大、心情鬱悶或是疲倦勞累,因此一段時間為自己的身體及心理做做檢查,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十二月十五日台北市立療養院及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就一起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咱來打開心內的門窗」—音樂饗宴活動,整個活動分有攤位及舞臺,除了可沈浸在優美的音樂中外,也可得到心理保健的資訊。晚間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展開音樂饗宴的活動,活動邀請到台北市立療養院的院長胡維恆致詞,他表示市療平均每天會有五百位門診病人,每個月會有三百人住院,但每個月也會有三百人出院,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有情緒的問題,一旦情緒出現問題時,最好是能找親朋好友來傾訴、分擔你的煩惱,而到醫院求診則是最不得已的情況。晚會中一位楊先生,也站出來與大家分享他曾經罹患恐慌症的經驗。他說,恐慌症發作時往往都是無預警的,然後就會開始沒有原因的一直感到害怕,常常會持續將近半個小時,感覺整個人像失控了一樣。但在勇於面對後,他努力的去尋找病因,發現因素是非常多的:心理因素、個性及環境的影響等。之後也參與市療的團體治療為期十二週、尋求愛心會的幫忙等,終於讓自己由恐慌症中漸漸恢復。楊先生也說,只要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官能症,想辦法治療,就會發現官能症只是精神科的小感冒一樣。在下午的園遊會,市療的兒童精神科,就設立了「青少年時—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服務」的攤位,攤位負責人說,他們主要是藉由遊戲的方式,來讓父母親瞭解小孩子的發展。他們將遊戲分為三部份,參與遊戲的小朋友第一關是要將幾個球由一定距離投入工...

2001年1月11日 星期四

勞資糾紛 趣味競賽

【生命力記者/倪大程報導】台灣人權促進會日前主辦的一系列人權影展,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放映紀錄片「勞資趣味競賽‧你濃我濃」,並邀請該片導演兼攝影師羅興階參與會後座談。「勞資趣味競賽‧你濃我濃」這個標題乍看之下或許會讓人以為是場溫馨的勞工運動會,事實上這代表的是部充滿血淚的工運事件紀錄片,是羅興階第二部獨立製片的得獎作品,曾獲邀參與一九九九年的日本山形紀錄片雙影展。「勞資趣味競賽」紀錄片的背景在台南新營,有二十八年歷史的東洋針織工廠,以緊縮營業為由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宣布停業,並將員工五百一十一人全部資遣,但資方僅願意付出五成一的資遣費,剩餘的四成九需待變賣工廠土地後求償,同時資方更逃避員工退休金達兩億多元。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東洋的勞工只好成立自救會,不但圍廠抗爭,也北上向勞委會請願多次,歷時達兩年之久。 羅興階從東洋勞工抗爭的初期階段就前往拍攝紀錄片,抗爭過程中羅興階的鏡頭一方面紀錄著所發生的一切,跟著自救會從新營的工廠到台北的勞委會;另一方面也在工運碰到瓶頸時放下攝影機,上前以自身參與過社會運動的經驗指導工人如何處理,「我雖然不懂法律,但搞工運至少也有一點心得」,由於政府在這場勞資糾紛中無法保護工人的權益,在放映後的座談會裡他有感而發的表示,「如果一個政府的成立不能保障人民,那要來幹嘛?」 在拍攝過程中羅興階也記錄下了許多人性的弱點:在抗爭開始時工人方面可以分成爭取自身權益組成自救會的一派;以及退縮不敢參與自救會的一派。在自救會數次自掏腰包坐車北上請願、日夜圍廠等措施的努力下,總算先爭取到了部分的資遣費,但此時非自救會派的也要出面要分一杯羹,造成勞方內訌。所以羅興階在日前得知官方發放兩百五十萬慰問金下來,興沖沖地通知自救會長朱秀琴趕快去領時,朱秀琴表示懶得去領,「領了大家又要來吵」。...

災區孩子的未來 慈濟給希望

【生命力記者/張瀛心報導】國家的希望在教育,而學校是孕育未來主人翁之地,九二一大地震震毀了許多學校,慈濟功德會表示,照顧下一代,是使命,也是責任,於是他們承擔起共五十一所在震災中傾倒中小學的重建工程,目前已有三十八校正式動工。以「蓋自己的學校」的心態,建造現代科技化的學校。醫院和學校的建築物一定要是最堅固的,因為遇到災難時,醫院是救人中心,學校是避難中心。所以當初要建學校時,慈濟功德會的創辦人證嚴法師提出了三項原則:第一,用鋼筋水泥建造;第二,綠化建設及水資源回收;第三,自然採光通風,盡量不用空調。 截至目前為止,慈濟基金會希望工程小組,於臺中縣援建十七所學校,於南投縣援建三十二所學校,於嘉義縣援建二所學校;其中,臺中縣有十一所學校動土,南投縣有二十五校動土,嘉義縣有兩所學校動土。 設計南投縣中寮鄉中寮國中的設計師江之豪表示,「人性」一直是他關注的焦點,如何利用非正式的活動空間,啟發學生日後不同學習的可能性,是主要的規劃精神。他表示,校園死角對學生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脅,所以特別注意校園空間的開放性,及活動空間的流暢。 慈濟基金會希望工程委員李瑞華表示,在去年十月初的大愛屋重建階段,看到災區那些倒塌的學校,就有這個重建學校希望工程的構想,而在十一月時教育部列出災區中毀損的學校名單,邀請各民間團體來認養,慈濟才正式來運作這件希望工程。 為了建造更好的學校,慈濟邀請建築界優良的建築師及設計師,請他們配合當地的地形、文化,設計規畫符合學校需求的建設,所以建築師都親自去學校,面對校長、老師、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去了解;目前他們資料已收集齊全,紛紛提出設計圖。...

可分解塑膠 適合環保生活

【生命力記者/吳信晴報導】塑膠因具有良好的強度、質量輕、可防濕、價廉、易加工及優越之阻隔性等諸多特點,是現代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因傳統塑膠不易分解,在廢棄後造成對環境的極大危害。因此除先進國家政府加以限制使用或強制回收外,其工業界也積極研發可分解塑膠技術,希望塑膠對環境的衝擊能儘可能降低。工業技術研究院污防中心研究員王先登表示,所謂可分解塑膠,是指塑膠材質之高分子化學結構,可經由某些機制(Mechanism)在暴露的環境中分解。分解過程中,塑膠之理化特性逐漸轉弱而變脆,並分裂成碎片,再經由水解、溶解或微生物分解成簡單分子而消失。但是可分解塑膠並非適合所有的塑膠產品設計,較適合使用可分解塑膠的是,農產用資材、包裝材、尿褲、衛生棉等個人衛生用品,以及罐裝飲料之繫圈、餐盤、容器、刮鬍刀柄、梳子等,尤其是即棄式的消費性用品。王先登表示,可分解塑膠雖非解決塑膠廢棄物問題的唯一方法,但可彌補現有塑膠回收工作不足之處。然而目前可分解塑膠因單價較高,消費者仍以價格取向,加以政府缺乏法令誘因,使市場接受度難以提升。目前環保署環保標章委員會已研擬此項產品規格標準,正在鼓勵業者申請,並且宣導可分解塑膠,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 延伸閱讀:工業技術...

救救植物人 新莊市民愛心總動員

【生命力記者/張瀛心報導】一月七日的下午在新莊中平路上的燦坤電器行前廣場,由康乃爾幼稚園的小朋友表演歌舞,拉開了「迎接二十一世紀,愛心總動員」的序幕,這慈善愛心義賣活動,是為創世基金會籌募清寒植物人的安養經費。「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這觀念,是創世基金會一直在推行的活動。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週末,由燦坤3C電器新莊店與新學友書局中平店等主辦,推行捐發票的活動,此外還有抽獎、慈善義賣及趣味競賽。創世基金會邀請了終身義工王建煊到場宣導,「植物人不會傷害你不會吵你,但他需要你的幫助,」他表示,全台約有六千名植物人,而創世基金會有幫助到的僅僅其中的百分之五,還有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需要大家伸出援手。「用愛走遍天下!」王建煊用力的說道。 燦坤電器的副理田竹玉,揚起手上的一疊發票說:「你們看,我剛才在店裡收到了這麼多發票喔!大家也要加加油,把家裡的發票捐出來。」說著就把整疊的發票放到收集箱裡,此舉動也激勵了許多路人把口袋的發票往收集箱裡塞。 參與此活動的藝人有秦偉、邰正宵及ECHO,學醫的邰正宵表示,自己在醫院也接觸過植物人,深深體會到他們不論在生活上、醫療上的確需要幫助,所以今天一定要趕來幫忙募款。而主持人秦偉不時的拉開嗓門,為義賣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搶購高潮。義賣的產品包括燦坤電器提供的商品,新學友書局的書,創世基金會愛心媽媽的中國節及二手衣等。 除了義賣捐款,尚有許多趣味競賽,大胃王、踩氣球、喝可樂及大聲公,讓許多附近社區的里民與小朋友玩得不亦樂呼,陳先生說道:「家裡就在對面,剛好看到有活動就帶小孩來玩玩。」他的小孩參加了踩氣球大賽,雖沒得名,但也玩得大呼過癮。...

2001年1月10日 星期三

千人遊行 守護棲蘭檜木

【生命力記者/倪大程報導】「馬告山,是泰雅人民祖靈的所在地。」靜宜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生態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陳玉峰說。棲蘭山,因為生長著許多名為「馬告」的野生植物,泰雅族便稱這座山為馬告山。馬告,在泰雅族語裡即意味「生命力」。「馬告山,是泰雅人民祖靈的所在地。」靜宜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生態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陳玉峰說。十二月三十日下午,有數千人為了守護棲蘭的檜木林,在寒風中走上街頭。這是已經進行第三年的「守護台灣森林大遊行」,包括環保團體、長老教會、泰雅族團體、教師團體等都參與了這次的活動。遊行隊伍的主要訴求有五:一、建立馬告(棲蘭)檜木國家公園,確保原住民權益雨世界級冰河孑遺檜木林;二、呼籲政府規劃原住民「山林守護基金」,以水費、維生系統成本稅等具體政策回饋原住民;三、因為目前禁伐天然林只是行政命令,隨時可能翻案,所以應立法永久禁伐天然林;四、設立「自然資源保育總署」統籌全國保育事務;五、全國林地管理一元化,完成時代任務的退輔會應完全退出台灣山林。遊行隊伍在南海路農委會門口集合,現場並表演行動劇,諷刺農委會為「農萎會」,退輔會為「退腐會」。遊行隊伍出發後沿路高喊「「守護森林!守護家園!保護原住民!保護檜木!」行進過程中曾因路線出差錯遭警方舉牌警告,之後隊伍調頭走羅斯福路到中山南路,最後抵達終點站凱達格蘭大道。主辦單位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安排活動,請來客家走唱詩人「阿淘哥」陳永淘以及著名音樂創作者陳明章獻聲,「阿淘哥」首先上台演唱他的作品「日出部落」,陳明章也請泰雅族的朋友與他一同合唱他在泰雅部落中學來的歌曲,現場雖然下著冷雨,卻絲毫無損遊行民眾因歌聲而帶來的熱情。...

2001年1月9日 星期二

泰雅族冀希 雙手的奇蹟

【生命力記者/張瀛心報導】九二一大地震後,在台中縣和平鄉的泰雅族原住民部落多半房屋倒塌,住在組合屋或臨時搭建的房子,這些原住民族群面臨了重建,加上經濟不景氣的壓力,失業率攀升使得生活更為艱苦,因此台中縣政府社會局協助原住民族群開發屬於他們專長,於是在八十九年十一月原住民手工藝生產合作社。這個合作社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自由村三插坑,總務林光耀說:「我們合作社只是在組合屋中的小小一間辦公室,主要是用目錄發出去宣傳,要買我們手工藝產品的就打電話來訂購,我們再用郵寄的送出去。」。泰雅族的編織是其最大特色,編織是指男子的編器和女子的織布,編器是用竹、藤編的蔞子或籃子;而女子織布的材料多是苧麻,多用在服裝飾品方面,顏色方面以咖啡、白以及紅色為基本色。「竹跟藤都是我們族人在山裡砍來自己削的,而麻多半是買來的。」林光耀表示,泰雅族編織的特色在於簡單的線條加上菱形等的幾何圖形,用簡單的顏色,編出複雜多樣的織品,這些特色在傳統服裝、手機袋及背包上都可發現。因為書面目錄在十二月中才印刷完成,所以現階段還在努力的宣傳中,不過也有些批發商在網上先看到目錄,已訂購了一些。「所有的產品中,手機袋跟側背包是比較受歡迎,我們手機袋除了有傳統織布外還有比較流行的針織。」林光耀說,「以前我們族人很多在梨山一帶做果園的工作,有的是種植,有的是幫忙灑農藥,但地震後,那些果園都垮了,」林光耀感嘆的說道,除了山崩外,還再加上土石流的嚴重,大家都不想再重建果園,深怕哪天又地震又下雨的,那些重建的不就白費了。「沒有果園做失業率當然...

多管齊下 輔導青少年戒菸

【生命力記者/陳懷萱報導】戒菸對於長年以來有菸癮的人而言,多半是遙不可及的一個理想,而吸煙人口居高不下不說,年齡層更是逐年下降。對於心理輔導工作一直不遺餘力的莊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提供了一個成功輔導未成年少年戒菸的案例,輔導中心的人利用心理諮商的方式,讓案主戒除了煙癮。莊老師心理輔導中心的輔導老師陳碧霞說,王姓少年原本是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多次被就讀學校勒令轉學,因為他有酗酒、賭博的習慣,及一天至少要抽一包半的煙癮。輔導中心得知之後,決定先了解案主,再協助他於國中畢業之前戒掉煙癮,同時於戒菸過程中幫助他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以協助他能快速適應班級生活,正常上課。 陳碧霞表示,他們先借助案主就讀學校的力量,要求案主每週四的第四節課為固定的輔導時間,共同討論下週的抽煙數量及時間,而其中每週一至週五的中午,案主都可以至學校的輔導中心抽煙,由老師提供定量的香煙;放學之後則由案主的姊姊負責供應監督。校方剛開始對於接受輔導的學生竟能夠在校內抽煙不能接受,但是經由輔導中心的多次溝通之後,校方了解到,唯有這樣做,才能夠幫助輔導案主的陳碧霞盡量掌握住他吸煙的量以及時間。當然,這樣的輔導過程除了訓導主任及案主的導師之外,是完全保密的。 除了漸次減菸的方法,陳碧霞說,他們還使用了「厭惡制約法」。這種方法就是敘述一個不愉快的吸煙情景給案主聽,如:在晚餐後連續的吸了很多跟菸之後,突然身體有了變化,感到噁心,然後吸煙者開始在同桌的人面前吐,吐的滿身、滿桌、滿地,並濺到其他的人,一直吐到肚子裡都沒有東西,被同桌的人以厭惡的表情看著。他們要讓案主想得越真實越好,讓他的不愉快達到最高點,再讓他移開手上的香煙,並想像在浴缸中洗澡,沒有香煙,卻冰涼舒服。...

2001年1月4日 星期四

富景天下更新會 重建安全家庭

【生命力記者/吳信晴報導】台北縣新莊市富景天下九二一大地震災民,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舉行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成立大會。全國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戶聯盟台北縣市分會副會長楊合發表示,以絕對尊重生命生存權,一致決定重建一個安全、無慮的家庭。九二一大地震災後,富景天下大樓經新莊市公所判定半倒戶,有一百二十四個災戶,五百多名災民。 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的成立代表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獲得財團法人的地位。在進行重建的過程中需要負責重建工程而法律上合格的組織。法律上認定資格重建的組織才能對政府相關單位申請補助金。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目前對台北縣政府申請一千五百萬元的補助金。 楊合發表示,一年多來富景天下大樓災民團結一致,歷經陳情、抗議、多方奔走,獲得了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推動委員會、台北縣政府、議員及民意代表等的支持及協助,台北縣政府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核准社區籌組更新會。 新莊市市長黃林玲玲為貴賓出席成立大會,恭賀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的成立及鼓勵富景天下的災民。 選出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的監察人和理事是這次成立大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從富景天下災民提名候選人,以富景天下災民的投票選出來三名監察人以及A、B、C各棟三名,一共九名理事。當選監察人的黃忠男表示,他有保護家庭的責任,同樣有責任關心富景天下一百二十四個災戶,為了這些人全力從事監察人的工作。 楊合發表示,今天富景天下都市更新會成立大會在重建的旅程上已跨進了一大步,讓他們的努力有了一點積效,深盼政府單位及社會各界繼續鼓勵和關懷,以便完成重建的重大工程,好讓九二一受災全體災民都能重拾一個安全溫暖的家庭。...

特教兒童 快樂學溜冰

【生命力記者/蕭偉媛報導】自閉症跟唐氏症的患者通常比較缺乏肢體的律動感跟協調性,所以常常被認為是不適合運動的一群,但是台北縣自閉症協會卻讓這些孩子也可以和一般正常的小孩一樣,快樂的溜冰。要指導自閉症與唐氏症兒童學習溜冰技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協會聘請專業的溜冰教練賴志斌,本來只是做實驗性質的嘗試課程,會受到小朋友的歡迎與喜愛,其實是很意外的。為了教這些孩子溜冰,賴志斌費了一番心血,設計了一套專為唐氏症所研擬的溜冰教學系統,將舞蹈、音樂、遊戲與溜冰融合在一起,拋棄了傳統的溜冰教學模式。賴志斌表示,一般的教法並不適合這些孩子,因為這些孩子很依賴其他的人的幫助,為了讓他們容易進入狀況,並降低他們對第三者的依賴,才會設計出這一套溜冰舞蹈。賴志斌說,溜冰舞蹈有助於改善唐氏症與自閉症小朋友身體的律動感與協調感,而且溜冰的速度感更能刺激小朋友的運動神經。現在在台北市的幾所小學所採用的溜冰教學,都是由賴教練所設計的溜冰教學系統。一般的小朋友在學溜冰的時候,只要膽子大一點、平衡感好一點通常很容易就可以進入狀況。賴志斌說,但是因為這些小朋友的平橫感比較差,因此一開始他會先讓他們學一些基本動作,看起來就好像是在跳舞一樣,等他們熟悉這些動作,同時可以將這些動作做好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試著開始溜冰了。在教他們溜冰的時候要特別留意,以免一些平衡感比較差的小朋友發生危險。賴志斌說,有的小朋友會有恐懼感,不敢一下子就自己練習,這時候就要有比較多的耐心,一遍一遍的教他們,讓他們不要害怕,慢慢地他們有興趣了,膽...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