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9日 星期二

多管齊下 輔導青少年戒菸

【生命力記者/陳懷萱報導】戒菸對於長年以來有菸癮的人而言,多半是遙不可及的一個理想,而吸煙人口居高不下不說,年齡層更是逐年下降。對於心理輔導工作一直不遺餘力的莊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提供了一個成功輔導未成年少年戒菸的案例,輔導中心的人利用心理諮商的方式,讓案主戒除了煙癮。

莊老師心理輔導中心的輔導老師陳碧霞說,王姓少年原本是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多次被就讀學校勒令轉學,因為他有酗酒、賭博的習慣,及一天至少要抽一包半的煙癮。輔導中心得知之後,決定先了解案主,再協助他於國中畢業之前戒掉煙癮,同時於戒菸過程中幫助他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以協助他能快速適應班級生活,正常上課。

陳碧霞表示,他們先借助案主就讀學校的力量,要求案主每週四的第四節課為固定的輔導時間,共同討論下週的抽煙數量及時間,而其中每週一至週五的中午,案主都可以至學校的輔導中心抽煙,由老師提供定量的香煙;放學之後則由案主的姊姊負責供應監督。校方剛開始對於接受輔導的學生竟能夠在校內抽煙不能接受,但是經由輔導中心的多次溝通之後,校方了解到,唯有這樣做,才能夠幫助輔導案主的陳碧霞盡量掌握住他吸煙的量以及時間。當然,這樣的輔導過程除了訓導主任及案主的導師之外,是完全保密的。

除了漸次減菸的方法,陳碧霞說,他們還使用了「厭惡制約法」。這種方法就是敘述一個不愉快的吸煙情景給案主聽,如:在晚餐後連續的吸了很多跟菸之後,突然身體有了變化,感到噁心,然後吸煙者開始在同桌的人面前吐,吐的滿身、滿桌、滿地,並濺到其他的人,一直吐到肚子裡都沒有東西,被同桌的人以厭惡的表情看著。他們要讓案主想得越真實越好,讓他的不愉快達到最高點,再讓他移開手上的香煙,並想像在浴缸中洗澡,沒有香煙,卻冰涼舒服。

陳碧霞說,他們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讓王姓少年完全戒菸,時間雖然久,但她認為這樣的方式,比起長輩對青少年立即強制的戒菸來得有效,因為畢竟輔導者並不能每天寸步不離受輔者的身邊,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比較能從生理及心理兩方面,達到戒菸效果。不過,陳碧霞也說,如果吸煙者本身對於戒菸毫無意願,那再好的輔導也無法幫助一個人戒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