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1999年4月18日 星期日

ㄞˋ愛寶貝 父母與子女愛的告白

【記者王敬智/生命力報導】 台北家庭扶助中心為了宣導兒童保護的正確觀念,今天(四月十八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了「ㄞˋ愛寶貝──快樂家族園遊會」的活動。雖然天公不作美,現場飄著毛毛細雨,不過還是有許多的家長帶著小朋友到現場參觀,處處可以聽見孩子們傳出歡樂無比的笑聲。這場活動在國民黨秘書長夫人黃美倫女士敲響「愛心鑼」後展開。先是由家扶中心義工所組成的兒童保護劇團登場表演,逗趣而寓教其中的表演讓許多小孩和大人駐足觀賞。後來再由台北市副議長費鴻泰與家扶中心的小朋友一起表演「愛在我們家」的帶動唱。此時大雨已經淋濕了小朋友的衣衫,台下觀眾席的傘一支支的張開;可是台上小朋友卻似乎已融入在「愛在我們家」的旋律裡,不斷的舞動自己嬌小的身軀。小朋友冒著大雨的賣力演出,讓現場的氣氛更顯得感人。其他到場與會的還有國民黨婦工會主任黃麗卿,台北市議員魏億龍,龐建國,台北市副市長白秀雄也發E-Mail為現場工作人員打氣。 台北市副議長費鴻泰和家扶中心的小朋友,冒著大雨演出舞蹈。現場雖然下著雨,卻澆不熄小朋友和義工的熱情,園遊會的三十一個攤位都擠的滿滿。而主辦單位也設計了一個名為「愛的宣言」的活動,讓家長在專欄上寫上愛的宣言,再讓小朋友貼上一張愛的貼紙,讓許多平常沒機會對孩子表達愛意的父母親一吐為快。 台北家扶中心主任游淑貞表示,現在社會大眾對兒童人權的瞭解並不多,有些父母雖然很愛孩子,但卻對兒童權益的瞭解卻不清楚,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能讓大家對兒童保護的觀念更注意一點。擔任家扶中心十三年義工的夫妻檔,黃東昇和林麗月也說,管教孩子要有一定的限度,而孩子更不是父母的財產;他們也希望大家多多參與這類公益活動,因為這樣不僅能幫助別人,也可以幫助自己。...

1999年4月14日 星期三

不要只看見我看不見

【記者王敬智/生命力報導】在這本名為「不要只看見我看不見」的書中,收錄了許多關於盲人的文章,有盲人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歷,有懇切誠摯看待盲人的旁觀者言。在這些親身經歷裡,你可以瞭解一個盲人如何從對自己的失明無法接受,到適應後的樂天知命,雖然眼不能見,卻能用毅力和智慧克服障礙,獲致和常人一般的成就。而在旁觀者言中,你能看見許多明眼人因接觸盲人而改變成見的故事,這些經驗也使得他們更能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們不能改變盲人『看不見』的事實,卻能改變看待盲人的角度。」靜宜大學校長李家同這麼說。盲人音樂家黃東裕在書中也說:「人類是如此善良,經常用自己的認知去假設別人可能會遭遇困難,所以在看到一個身體稍有缺陷的人,想要追求人生的崇高理想時,會忍不住的投以關愛的眼光,並勸阻他:『別冒險,這對一個盲人來說,恐怕太危險了……』」如書中許多盲人說,他們最難過的也許不是失去光明,而是外人的異樣眼光,這不僅帶來沈重的壓力和誤解,也扼殺了他們發展人生的機會。只是,說來奇怪,當一個盲人克服障礙追求理想時,其他人有什麼權力置喙呢? 其實盲人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真心接納。「明」與「盲」其實只是生命中不同的狀態而已,許多人雖然在盲的障礙中,卻仍能發揮潛能,只要給他們機會,盲人一樣可以展現生命的能量和價值。所以,以一顆接納包容的心提供盲人需要的幫助,也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正是書中一再提示我們的...

伊甸視障電腦教學 「大」的清楚

【記者林揚程/生命力報導】「只要用大一點的螢幕,他們一樣可以學的很好、很快」伊甸基金會公關組盛錫慧感嘆地說。她說,其實弱視者和一般人一樣,只是他們的視力比較差,使用大一點的螢幕和放大鏡來輔助,他們一樣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電腦。弱視者在使用電腦上,需要貼近螢幕操作,學習效率比較緩慢,而坊間電腦教學使用的器材,往往因螢幕太小、字體看不清楚等因素,造成學習上的困擾,讓弱視者比較不喜歡去上電腦課。盛錫慧說,身心障礙者往往會因行動不便,而無法和一般人同享教育資源,變成學習和學歷上的弱勢族群。 網路化的時代來臨,電腦知識變成基本的職業技能。為了協助身心障礙朋友學習電腦,伊甸喜樂視障雙福中心開辦「視障中文電腦班」、「電腦排版班」、「網際網路進修班」等課程,提供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空間,希望能讓身心障礙朋友無障礙地學習電腦和網際網路。 伊甸喜樂視障雙福中心重建組組長何嬿說:「換個大螢幕就能提供他們學習的機會,只是一般大眾都容易忽視這一點」視障中文電腦班的教學特色就是使用「大螢幕」,學員們多以十七、十九吋以上的大螢幕為主。她說「其實視障朋友並沒有太大的學習障礙,只是他們看的螢幕要大一點,這樣對他們會比較方便、舒服」,因為視障朋友的視力大多低於零點三,用小螢幕學電腦對他們而言是很痛苦的,不但看不清楚,眼睛更容易疲勞。而電腦班教學的內容多以文書處理軟體為主,像OFFICE家族等,也有多媒體、網際網路的教學,以增進視障朋友的文處理書能力和電腦的知識。 何嬿表示,除了有專業的電腦師資外,伊甸更秉持著「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宗旨,另有「心理衛生課」,有專門的社工服務員引導身心障礙朋友打開心胸、鼓勵他們走進社會。...

張之華 希望協會的幸運寶貝

【記者郭姝敏/生命力報導】「因為我曾在這裡接受幫助,所以我回來幫助其他人」,這是小小義工張之華的心聲。目前就讀於耕莘護校一年級的張之華,曾經她也跟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了迷惑及不安,但是現在她可以很肯定的對別人說「以後我要當護士,因為當護士可以幫助很多人」。在她上國中時因為沒有自己的方向,漫無目的一天天的過著,望著黑板上的聯考日期一天天的減少,她驚覺到如果再不開始讀書的話就沒有學校可以讀了。但是她的家庭環境並不能提供她到補習班補習,而父母也沒有能力教導她,在她對未來充滿了茫然及不知所措時,她看到了安康社區辦公室外所張貼的免費課業輔導課程,也因為加入了這個課程,對她的未來也重新燃起了一線希望。 這項課業輔導是由台北市希望社會服務協會安康希望兒童少年中心所舉辦的,裡面的專案人員及輔導老師都是由教會的教友所組成的,這些包含了社會人士及在學學生的工作人員,憑著一股熱情及為大眾服務的精神在安康社區裡開設課業輔導。張之華是在國三時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每個星期六下午與同學來上課輔,起初她對於她的課業並不感到信心,但是在接受了這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教導之後,她發現以往不懂的地方其實都很容易,只是自己遇到困難時就不想去面對,因此造成了她在學習上的障礙,但是來到這裡她也把她的問題一一的解開了。 「這裡的大哥哥大姐姐對我們很好,除了關心我們的課業也注意我們的生活,如果我不努力的話會有很多人失望」,藉著跟這裡大哥哥大姐姐的互動,從中她獲得了讀書的樂趣,也從跟其他人的相處之後更懂得去與他人溝通,在逐漸地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後,她不負眾望的在去年考上了耕莘護校。雖然現在住校,但是只要週末她有回家,就一定會回希望協會去看一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除了整理教室裡的整潔之外,如果在課輔期間教室太吵她也會主動出來管理秩序,因此在希望協會的工作人員都稱她為「小班長」。...

顏翊文 靠宗教走出毒品的陰影

【記者賴雅淳/生命力報導】「如果沒有信耶穌的話,我可能會流落街頭,或是打毒品打到死,現在也就不會和你坐在這裡聊天了。」理著小平頭的顏翊文語氣平和的說了這句開場白,慢慢吐露他戒毒的心路歷程。顏翊文是高雄人,他從小就在左營眷村的幫派裡打滾,因為有這樣的黑道背景,使得顏翊文成為學校裡人人害怕的小流氓。那時候,他就常和幫派的弟兄一起吸食強力膠、速賜康,但真正走上吸毒這條不歸路,是從他十七歲那年開始。「有一次,在舞會中看到別人吸安非他命,我好奇,嘗了一口,從此就上癮了。」染上毒癮後,使得顏翊文多次進出監獄,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戒毒。直到當兵那年,又因為吸毒再度入獄,他才冷靜的思考了自己的行為:「我的一生就要在毒品中度過嗎?」於是,他決心戒毒。 出獄後,他找了一份工作,希望一切從頭開始。但命運似乎跟他作對。有一天,因為天氣熱,他掀起衣服搧風,老闆看到他背上的刺青,就叫他明天不用來上班。他的夢碎了。「那時候我好恨,就因為我吸毒、我刺青,這個社會就不接納我、不給我機會,連我的家人也不愛我、不信任我,讓我好想死。」這次的打擊讓嚴翊文感到十分灰心,使他又轉向毒品尋求慰藉,「直到遇見劉民和牧師,我才真正的掙脫了毒品的綑綁。」 之後,顏翊文又因為吸毒被逮捕,因此進了戒治班。在戒治班裡,晨曦會的義工媽媽每天帶他禱告,讓他認識主耶穌,希望用宗教的力量感化他。剛開始,顏翊文自我意識很強,只相信命運、不相信宗教的個性讓他很排斥這些傳教的義工媽媽,常常故意出很多問題考她們。有一次,他問:「妳為什麼要來愛我?社會叫我毒蟲耶!妳不怕嗎?」義工媽媽說:「我們都是罪人,只是你犯大錯,我犯小錯,但是上帝給了我愛,所以我也要來愛你。」那一次,顏翊文的內心深深的被感動了,他原本以為,義工媽媽是因為在家得不到兒子的愛,所以才會來這裡關心他。「那一刻,我感受到神的力量,真不可思議。」於是,他接受了基督教。...

天使的指控 引領吸毒者光明之路

【記者賴雅淳/生命力報導】許多吸毒的人都是在朋友的慫恿以及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上吸毒這條不歸路,然而,王建忠卻是在喝醉、神智不清的情況下沾染了毒品。「剛開始,我也不願意因一時的吸毒,一生就被毒品絆住,但每當喝醉時,我就會想起有這樣一個代替品,就這樣持續吸了十一年。」王建忠原本是一個經營怪手的商人,在賺了一些錢,生活過得比較富裕後,他開始過著交際應酬的糜爛生活。在一次應酬中,他又如往常一樣喝醉了,陪酒的小姐就趁他沒有防備時,拿安非他命給他吸,從此他就染上了毒癮。 吸毒上癮後,毒品所帶來的幻聽幻覺,讓王建忠每次開車時就會想要去撞前面的車輛。為了擺脫毒品帶來的無力感,他開始放縱情慾,希望藉由肉體的快感來麻痺自己。但沒有用,只是更加深他的罪惡感。有一次,當他吸完毒沈沈睡去後,在夢中,出現了兩個天使向他顯現他的罪狀,指控他甚至連十誡和主禱文都不會背了,並且不斷的重複播放他過去的罪行。「我本身是基督徒,在天使觀照前,我也曾求告神,但因為對基督的話不熟,所以不知道是神在引導我,於是我開始懲罰自己。」 每當吸完毒後,他會用手打牆壁,以及跪得正經八百的用頭撞地板。「我用這樣的懲罰,讓自己的良心得到抒解。」然而傷害自己的動作重複久了,就愈來愈沒有解脫的感覺,於是他想到自殺。有一天半夜兩點,吸完毒、懲罰自己後,他走到廚房拿了一隻切生魚片的刀子,往自己的心臟刺了兩刀,刺完後就睡著了。早上六點醒來後,他又不甘心就這麼死去,於是他打電話給朋友,讓朋友把他送到台南新樓醫院急救。 「在那裡遇到一個可愛的醫生,他沒有給我打麻醉藥,就直接用手指往傷口漲起來的瘀血挖,我慘叫了一聲。但那種痛,卻是我今生最幸福的時候。」住院時,有教友去探望他,教導他認罪。出院後,他又因為吸毒進入南部多家勒戒所戒毒,但都沒有成功。「在那段戒毒期間,我的心理沒有得到任何的慰藉,只覺得自己像是行屍走肉般的活著,並不快樂。」...

快樂癌 廖美喜樂在服務的原動力

【記者劉潔穎/生命力報導】廖美喜在馬偕安寧療養護理中心擔任義工,已經有十五年之久了。微胖搖擺的身軀,自信開朗的笑容,讓人絲毫看不出來她是個被乳癌纏身了二十二年的病患。廖美喜在護理中心的工作是陪伴病患生活,因為她身上的癌病不定期會發作,所以她常常得陪著病患打點滴止痛、吃藥治療。不僅如此,她也必須擔任輔導的工作,開導病患不要太過消極。樂觀的她認為癌症就像感冒一樣,感冒也有病發不治的例子,癌症當然也有控制好的情形。她如此的鼓勵讓很多被關懷過的病患也都想效法她,希望身體好轉後也能加入義工的行列。她深深體驗到癌症末期的病患內心的懼怕和感受是一般人所無法輕易能了解。因她身帶同樣的病,嘗過同樣的痛,所以她對這份工作更加用心。起初做義工的時候,醫生說過她的日子不多,但是她還是那著拐杖到醫院去陪伴其他日子也不長的病患,四個月之後無意中放開了拐杖,忘了自己的病。有個病患對她說:「妳可能得了快樂癌」。 廖美喜很感謝神的恩賜,雖然她帶著二十二年的癌症病痛,但是她還有體力和精神去幫助別人,她特別珍惜這種健康人所無法了解的「喜樂」。有幾次準備去做工時,疼痛突然來襲,但是她腦裡卻只想到今天還有工作,醫院有需要幫助的病患,她告訴自己不能被病痛給打倒,如果當日被打倒的話,下次病痛會逼的更兇,咬緊牙根來到工作崗位,做些比較重要的事,回家後就自己對病魔說:「你今天沒有打倒我」。有一次,體內的癌細胞蔓延到頭部,腦壓上升,當天恰好有話劇表演,她飾演一個病人,她內心深知那天對病患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天,她缺席的話,整天的同樂...

妙慧法師 走進鐵窗種善根

【記者謝佩芳/生命力報導】「苦難人間,監獄為甚」,十八年前感於大乘精舍樂崇輝居士的悲心,性情率真的妙慧法師決心投身於監獄弘法的感化教育工作。她表示她一直秉持佛家「慈悲憫人」的心來對待眾人,相信世界上只有「壞事」,沒有「壞人」,憑著這股對人性的肯定信念,她投入一般人都不願接觸的監獄感化工作。有天下第一大看守所之稱的「台北看守所」,裡面聚集了各路昔日「英雄好漢」,當中不乏有擄人勒贖、姦殺、國際毒販、以及大陸劫機犯等,在這個如迷霧般的社會黑暗角落,一般人避之猶恐不及,然而,個頭嬌小的她卻不畏風雨往返其中,十數年如一日,如此辛苦的奔波她卻甘之如飴。她就是致力於監獄弘法並且也是國內第一位在重刑犯牢房裡講經說法的出家女眾--妙慧法師。「苦難人間,監獄為甚」,十八年前感於大乘精舍樂崇輝居士的悲心,性情率真的妙慧法師決心投身於監獄弘法的感化教育工作。她表示她一直秉持佛家「慈悲憫人」的心來對待眾人,相信世界上只有「壞事」,沒有「壞人」,憑著這股對人性的肯定信念,她投入一般人都不願接觸的監獄感化工作。四年前,妙慧法師更感於重刑犯雖身陷囹圄,但心性卻依舊惑於無知,以社會觀點來看,這些人應當受法律制裁,但若依宗教立場視之,這些人實是因緣果報,尤其是當死刑犯在臨刑前若不能找回自我、反省過去,他們還是跳脫不出宿命的枷鎖。妙慧法師在台北看守所和重刑犯參加祈禱報恩法會 於是妙慧法師向看守所提出為重刑犯弘法的宏願,但隨即就遭受獄方的大力反對,因為他們認為重刑犯身心不穩、深具危險性,加上從來就沒有女眾進出重刑犯獄...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