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響徹雲霄 製鼓達人王錫坤

【記者廖苡嘉、陳玟如/新北市報導】從朱宗慶打擊樂團、優人神鼓,到台灣大廟佛光山、法鼓山,在台灣只要是需要鼓的地方,對「响仁和」的稱號一定不陌生。目前的老闆王錫坤,三十年前因為父親驟逝,手忙腳亂的接下响仁和這間店。剛開始,王錫坤連處理牛皮的水溫都不清楚,甚至把牛皮整個燙熟。經過不斷地努力和嘗試,現今的响仁和已是台灣製鼓業響亮的一塊招牌。王錫坤用他的努力證明,台灣人的熱血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一句話的刺激 決心衝出一番成績
响仁和,位於新莊中正路上的一間製鼓廠,在台灣製鼓業中相當具有名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响仁和所產的鼓,恰好可以說明這樣的道理。

目前的經營人王錫坤,回憶起當年繼承父親事業的歷程,仍然記憶猶新。在父親的年代,响仁和的名號並沒有像現在這麼響亮,製鼓這個行業只能勉強餬口。一九七三年,父親突然逝世,對當時剛考上淡江大學夜校,只有二十出頭的王錫坤來說,實在不知所措。正當王錫坤仍在思索是否該繼承父親家業時,因為舅舅的一句:「你沒有這個能耐!」讓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拼出一番成績。


起步才是挑戰的開端
剛起步的王錫坤,沒有客源、沒有經驗、沒有技術,一切幾乎從零開始。從挑選適合的木頭,到購買、處理牛皮,再將兩者結合製成鼓,從小看到大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過後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就拿鼓面來說,必須先燙過熱水,才能將牛皮上的牛毛處理掉。但一開始根本抓不準溫度,牛皮不是不夠熱,就是熱得熟透了,跌跌撞撞摸索了幾年,王錫坤費盡一番努力後才體悟出箇中奧妙。

王錫坤製鼓的過程,就如同照料自己的小孩般,每一個步驟都細心呵護,不容有誤。因為鼓聲越是響亮,品質越是被其他人肯定,王錫坤的心中越是有說不完的驕傲。在响仁和工作七年的員工陳志煌說,王錫坤是一個很執著的人,對任何小細節都不放過,盡力要求做到最好。雖然龜毛的個性有時令他難以招架,但也因為這樣負責任的態度和毅力,才能做出符合响仁和名聲的優質鼓。


用心堅持 純手工的好品質
王錫坤很講究天然和人工的製作過程,不使用藥水浸泡牛皮脫毛,因此牛皮總會帶點土黃色。有一次一位客人登門拜訪,竟然嫌鼓的牛皮黃黃的,看起來很骯髒,讓夫妻兩人啼笑皆非。歷經幾年的磨練後,事業逐漸穩定,加上本身品質優良,口碑越傳越遠,客人也越來越多,一次的訂購起碼得等兩到三個月。

王錫坤也曾考慮用機器取代部分人力,但最後仍舊放棄了,他認為傳統工藝無法完全用機器替代,繼續堅持用手工做出最響亮的名號。雖然費時,但得來不易的純手工技術,客人也只能耐心等候。


創新與傳承 讓世界聽見台灣之光
王錫坤和老婆育有兩女一子,家中排行老三的兒子王凱正,本來想高中一畢業就留在家中幫忙,但王錫坤要求他先完成大學學業。王凱正說,當時叛逆的個性,為了跟爸爸賭氣,畢業後從事許多不同的工作,就是沒有回家幫忙事業。直到有一次從餐廳下班回家的路上發生了車禍,在父親百般細心的照料下,感動了王凱正,也重新萌生繼承家業的念頭。

王凱正說,製鼓這個行業其實沒有太多的技巧,比的只是用心及熟練程度。同時王凱正也察覺到,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元,光只有努力已經無法應付劇變的社會。目前與父親正積極將响仁和提升成文化產業,像是去年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的五音鼓,利用不同的音色詮釋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個性,將鼓藝與染印結合,製成相當具有特色的鼓。另外,利用染織、撕畫、結合青花瓷等方式製成不同的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更多了收藏和欣賞的效果。

未來預計會有更多的跨界合作,像是目前正在與長庚大學籌劃,將琉璃與鼓面結合,呈現鼓的多元風貌。同時,也希望藉助政府力量,向外推動响仁和的鼓藝精神。今年六月的「2013新北市國際鼓藝節」,便以响仁和的鼓作為精神指標,結合鼓藝和舞蹈,傳承台灣傳統藝術之美,與國際鼓藝團隊共同切磋,讓世界一同見證台灣鼓藝的精神與魅力。

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的五音鼓
結合青花瓷製成的鼓面




延伸閱讀

响仁和網站

响仁和鼓藝工坊

响仁和文化館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