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好人黃榮墩 連結公益與農業互助

【記者余宥宜、蔡連恩/台北市報導】隱身在熱鬧台北市的小巷弄中,「好人會館」滿屋子溫馨。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理事長黃榮墩平日奔波於台北與花蓮之間,協助花蓮的農作物運送到台北販賣。原本只從事青少年公益的他,近年來成立了「善哉市集」幫助台灣的農業。此後更號召大眾成為「好人幫」一同進行公益活動。「我從小耳濡目染的看到台灣的善。」對他來說,不論是青少年公益還是農業,都需要好人一同來重視。



培養青少年志工解決問題的能力
黃榮墩最初發起了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青少年公益組織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為全台灣第一個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民間團體。畢業於輔大歷史系,原先為國中歷史老師的黃榮墩說他當時因為對教育體制感到失望,卻又想為青少年的教育盡一份心力,因此成立了青少年公益組織。

一剛開始青少年公益組織的主要目的為青少年公益活動,透過培育青少年志工服務的過程,希望能培養青少年關心公共事務,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後來黃榮墩發現台灣社會除了青少年,還有很多是需要大家一起去關注的,譬如說農業問題。因此他在青少年公益組織底下又成立了「善哉市集網路小舖」,也因此帶動了後來好人幫概念的形成。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台北辦公室「好人會館」


好人結幫 聰明消費 一同協助農業
黃榮墩發覺台灣農業面臨諸多議題如生產過剩滯銷、弱勢小農不公平交易等。於是,他成立善哉市集,開始設法協助農業。善哉市集是一個交易空間,有網路的購物平台,也可直接向青少年公益組織接洽購買,產品主要為花蓮的農產品,目地為增加農民販售的管道。黃榮墩說:「初步的構想是請好人用自己的吃喝玩樂來幫助弱勢者。譬如說,要吃飯,我就把買米這件事變聰明消費,向願意轉作有機的農民買。」他說這是一種新的公益策略,將想幫助的人與被幫助的人組織起來,建立一套新的社會互助系統。消費者需要買農產品,而農民的農作物需要賣出去,這就是「想幫助的人與被幫助的人」的關係。

漸漸的,善哉市集的運作也越來越有一套方法。例如,有一些科技廠商長期贊助青少年公益組織,他們也會向善哉市集收購農作物,善哉市集便把這些收購的錢拿去協助農民們有機耕作。這樣不但農民的收入得到保障,有能力從事有機耕作,此後的消費者也能吃得安心。但黃榮墩強調若不是有原先這一群「好人」結「幫」開始來大量收購,這樣的互助模式也不可能維持。於是,好人幫的概念在他心裡油然而生。

好人會館內成袋準備運送蔬果
                                    
一群好人做好事 回歸互助生活
除了購買農產品外,好人幫還可以完成許多公益活動。對黃榮墩來說,好人幫與其說是一個特定的組織,還不如說是一種概念,一個地方有一群人共同在從事幫助人的行為就可以稱為好人幫。這個概念形成於二○一一年,此後黃榮墩陸續發起了許多稱為「好人運動」的公益活動,號召志工參與,而這群志工也是好人幫。

這些活動有些與農業有關,像是「喝柚子汁助農」、「路邊賣高麗菜」等,協助過剩的花蓮農作物以特殊的管道銷售或捐助出去;也有一些別的活動如「臨時孫子」、「洗腳運動會」。而每次發起這些活動時,參與及合作的志工也不是同一群人。黃榮墩說:「好人幫本來就沒有特定的志工群,在青少年公益組織這邊只是號召,但真正去實行的卻是來自各地不同的好人。好人本來就不是特定的一群人,人人都可以是好人。」他認為現今社會的變遷讓大家遺忘最初「互助」的生活,而人性溫暖的本質在於互相幫助。因此,他所發起的活動是希望回歸最原本的服務理念,也就是互助。

現在,青少年公益組織除了持續培養青少年志工服務外,也因為後來成立的善哉市集而多了對農業議題的關懷,黃榮墩甚至在台北租了一個辦公室稱「好人會館」,做為台北分部。而最後形成的好人幫概念更是將兩者連接起來,不論是在善哉市集聰明消費的消費者,還是在好人運動中服務的青少年志工,其實都是在實踐互助生活的好人幫成員。




延伸閱讀

好人成「幫」--公益組織從以前到現在

黃榮墩 快樂助人集結好人幫

臨時孫子 全台串連抬行李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