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台灣開放街圖 讓地圖活起來

【記者陳怡樺、彭維成╱台北市報導】二○一○年海地發生規模七的大地震,在地震發生之前,海地的地圖是二十年前的,僅繪有重要幹道,無法幫助救災。地震之後,全球各地的製圖者利用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的力量,利用各種資源描繪地圖,在短短的一週內迅速建立起當地地圖,甚至有許多製圖者自願前往災區繪圖,以協助救難人員執行救災計畫。「臺灣開放街圖」(openstreetmap.tw)在台灣扮演著推動開放街圖的角色,除了定期舉辦製圖者聚會和研討會,期望能達成Open Street Map概念的通行和越來越多人投入製圖的目標之外,也和偏鄉原住民部落合作開發社區街圖。





透過地圖來發聲

「開放街圖」就是Open Street Map(OSM),OSM的概念起源於英國,最早在二○○四年時由「開放街圖計畫」(OpenStreetMap)的創辦人史蒂夫•克斯特(Steve Coast)提出。指的是透過眾人的力量來製圖,並將地圖分享給眾人,這打破了地圖只能由專業人員來生產的藩籬,也因為如此,協同製作下的地圖資訊也更能符合民眾或當地的需求。

鄧東波是OSM的推廣人之一,目前也是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助理。他指出,在台灣,不少偏遠或邊緣的原住民部落,因為沒有門牌號碼,所以在官方地圖上看不到他們的蹤跡。像是處於新北市三峽區與鶯歌區交界處的「三鶯部落」,官方地圖及google地圖上,都沒有他們的標示。但是在OSM的地圖上,臺灣開放街圖已經將三鶯部落的正確位置畫出來,連有幾戶人家都能夠清楚看到。鄧東波表示,他們希望能透過畫圖及發展地圖來幫助一些部落替自己發聲,由部落的人自己決定自己生活場域的面貌。之後,臺灣開放街圖計畫和蘭嶼當地住民合作,繪製蘭嶼的地圖,用蘭嶼達悟族自己的語言來發展族語地圖,融入在地社區觀點,以地圖作為表達蘭嶼達悟族文化的管道。

臺灣開放街圖推廣人鄧東波



OSM網站

眾人協同製作的開放街圖

如同開放資料(Open data)一樣,地圖中的地理資料之間的相互搭配也是極為重要的,資料之間的混搭讓地圖更能符合人們的需要。像是wheelmap.org這個網站,它以地圖的方式呈現出各個公共場所身障者的友善程度。並且用簡單的標示來描述,像是紅色代表不友善、黃色表示對身障者還是有一些限制、綠色是友善、灰色則意味尚不清楚,而每個人都可以在該網站上進行顏色標示的更新。

「地圖是權力的展現方式之一。」從古至今,通常只有官方能擁有地圖,而地圖的形貌也都是官方說的算,但是OSM的特性能夠將繪製地圖的權力還給居民。鄧東波舉例像是「奇貝拉之聲」(Voice of Kibera),奇貝拉(Kibera)位於肯亞,裡面居住大約一百萬人,但是平均一百人使用一間廁所,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貧民窟。而奇貝拉之聲就是利用OSM來改善貧民窟的生活概況,它讓奇貝拉的居民一起參與繪製社區地圖,在地圖上張貼基礎建設和服務的相關資訊,例如公廁、飲用水的正確位置等,滿足民眾的生活所需,也透過此讓當地政府知道哪理資源不足。


圖資及製圖者不足

臺灣開放街圖目前預計在明年正式申請成為法人,投入更多人力和資源來發展OSM。鄧東波說,目前臺灣的OSM依然由極少數人提供極大部分的資料,資料大多來自二十個人左右的提供。除了製圖者人數極少外,OSM製圖者陳瑞霖也表示,臺灣目前圖資仍然不足,政府釋出的圖資取用成本昂貴,因此仍須靠製圖者自行將資料建立起來。

現在一般大眾使用地圖的目的大多還是跟美食、交通、旅遊等資訊有關,但也因圖資不夠的問題導致生活資訊相關的OSM尚不豐富。所以,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繪製及使用OSM,OSM的力量才有辦法更加彰顯。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