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高榮陂塘復育 重現在地自然生態

【記者盧易詩、曾冠瑜/桃園縣報導】越過一道鄉間小路旁的竹籬笆,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陂塘,鵝鴨在塘中自在游泳。一群手拿油漆刷的孩子們,開心地在陂塘旁的圍牆上作畫。不一會兒,原本灰禿禿的水泥牆面,被一朵朵色彩繽紛的花朵取代,與周遭特殊的陂塘生態相互輝映。





古時候,居住在桃園台地的農民為了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興建許多蓄水灌溉用的陂塘。楊梅市高榮里,又稱高山頂地區,是全桃園縣陂塘數量最多的區域,當工商業發展越來越旺盛,農地漸漸開始廢耕後,許多農民將陂塘改建為魚塭、填平蓋房子,或是任由陂塘長滿雜草。

有一次,學者林慶華等人在研究陂塘特殊的生態環境時,意外發現在高榮社區七三一號陂塘,發現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台北赤蛙,在社區及保育人士的努力下,七三一號陂塘被公告成為全台第十八個動物保育區。成為動物保育區的七三一陂塘,激起當地區民開始陂塘生態保育的動機。

為了維護高榮地區的陂塘生態環境、保留地方特色文化,當地大家族黎氏一家人,特別將一處一百多年前就存在的十二鄰陂塘捐獻出來。從二O一一年十一月開始,與社區居民一同復育陂塘的水生自然生態。

陂塘對高榮社區當地居民而言,是很重要的存在。高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黎燕星興奮地說:「記得小時候,我幫家裡放完牛後,都會來到這裡,把牛緊緊地綁在樹下,然後跳下陂塘游泳。」炎熱的夏天裡,一群小孩子在這裡玩的不亦樂乎,陂塘周圍常常充滿稚嫩的笑聲,是當地居民極為珍貴的回憶。

目前高榮社區與楊梅高中賀華興老師合作,由賀華興定期帶領楊梅高中學生與當地居民一同復育水生植物。先將從各地蒐集而來的原生水生植物幼苗栽種於復育池,當水生植物成熟到一定程度後,再將牠們移植到十二鄰陂塘。

在復育的過程中,移植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二O一二年初,居民與學生們在寒冷且下著雨的天氣裡,硬著頭皮、忍候寒冷的水溫,彎著腰用雙手將一株株復育成功的水生植物移植到十二鄰陂塘。但不久後卻發現,移植到陂塘的水生植物全都枯死了,之前的努力幾近白費,才了解到原來移植時的天氣狀況,對水生植物的生長影響很大。

黎燕星說:「復育成功後,許多人發現這些水生植物真的很漂亮,還跑來跟我要幼苗。」在復育的過程中,社區居民也見識到很多以前不會接觸到的事物,增廣自己的見聞。此外,社區居民只要有空,便會特地來到陂塘,幫忙整理環境、觀察陂塘的變化,並將從陂塘學習到特殊經驗,分享給家裡的子孫們。

高榮社區社區規劃師黎正博說:「透過陂塘這方面的保育工作,有效地凝聚了社區居民。」除了景觀上的美化外,高榮社區發展協會希望能將陂塘營造成一個兼具生態保育功能的休閒環境,讓專屬於桃園的陂塘文化得以延續。黎燕星說:「以後社區的居民可以來到陂塘,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老人家坐在大樹下,一邊欣賞陂塘的生態環境,一邊回憶過去的種種,將自己的生命經驗傳遞給後代子孫。


延伸閱讀

桃園縣楊梅市高榮社區

桃園縣的陂塘景觀

拯救陂塘生態 復育瀕危植物



1 意見:

黎燕星是高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理事長則為黃哲丸。

詳見: http://www.yangmei.gov.tw/content_edit.php?menu=47&typeid=315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