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梅嘎莨農場 不畏風災轉型有機

【記者楊仁翔、楊璨瑜/新竹縣報導】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梅嘎浪共耕有機農場今年邁入第六年,由泰雅族梅花部落創立,目前約有六戶農家以及新竹後山的鎮西堡部落和星光部落參與其中。以互助和農場共有的方式經營農場,用有機的方式生產高麗菜等高山蔬果,不僅增加部落內的工作機會更能夠改善生態的破壞。




二○○四年的艾利颱風曾重創位在新竹縣的梅花部落,毀壞原本種植李子和橫山梨等水果的農田,居民頓時失去經濟支柱,孩童也一度中斷就學。國際世界展望會長期關注梅花部落的學童就學問題,發現家長安定的經濟來源是讓小孩穩定上學的根本因素,因此便與梅花部落的長老教會以及族人們一同決定在二○○五年創立梅嘎莨共耕有機農場,並藉由有機產業不破壞土地、修復生態的性質,重建梅花部落的農業,更提倡泰雅族人互助的精神。
推動者之一的吳志德表示,在這個農場裡沒有誰是老闆,自己也只能算是推動的人而已。泰雅族傳承著一種「godomegan」的精神,意思是同一張桌子、祖先是同一個人,在農場成立的時候也將這個文化視為宗旨之一,希望農民們在沒有金錢的壓力下能夠互相幫忙。

梅嘎莨共耕農場在四年前得到有機認證,主要出產短期葉菜、高麗菜和當季蔬菜。吳志德表示,最初將近四十戶的居民投入其中,但農場的產量和收益仍然偏低,許多家庭無法單靠這項工作維持家計,只好繼續在都市工作,所以梅花部落的共耕農民到現在只剩下六戶,吳志德的太太林桂香說:「很喜歡這個工作,但是真的很辛苦,所以才會越來越少人要做這個工作。」吳志德補充,現在的規模只是為了將來奠定基礎,希望創造部落內更多的就業率,讓年輕人回鄉工作。

因為市場和契作廠商在人力與量產的需求較高,梅嘎莨農場開始協助其他部落種植有機農作,目前鎮西堡部落和星光部落都相繼加入,但由於每個部落到新竹市區的路程距離都不同,加上颱風時必須要搶收蔬果,因此在三個部落的中心點設置一個集貨中心,從部落中運送過來的蔬果都會在此進行品質把關和分級,每天早晨六點出貨。

目前梅嘎莨農場出產的有機蔬菜以「一粒種子一個希望」是為商標在許多大賣場販售,部分有機商店如圓鄉生活館、碧蘿村等也都能購買到。逐漸打出知名度後,梅嘎莨農場的農民共同設計了「祝福有機農場」的品牌,但目前礙於經費不足無法獨立生產包裝袋,希望明年開始可以使用自己的包裝袋。

吳志德說,現在留在部落裡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輕人回鄉才能夠有發展。曾經有高達十六位青年回到部落,維持不到兩年就紛紛離開,原因是農場目前的資金和設備都不夠,經濟壓力讓他們選擇到都市工作。吳志德說:「政府雖然知道有這個農場,但都只是嘴巴上的關心。」希望政府可以成立相關的專案,了解原民部落的需求,正視梅嘎莨農場。


延伸閱讀


歸鄉:梅花部落的生產故事

248農學市集:梅嘎蒗部落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