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歷史的遺跡 當代藝術館

Sany0546 【記者沈欣漢/生命力報導】位於台北市長安西路的台北當代藝術館,藝術館的前身從日據時代就已經存在,為當時台北市八所小學校之一的「建成小學校」,而到了一九四九年台灣光復,因同年成立台北市政府,首任市長接管「建成小學校」的建物作為市府辦公處所,將建築物原有的教育功能轉變為政治功能。

到了一九九四年,台北市政府遷往信義計畫區的市府路新址,在民眾的共識下,這棟大樓正面建築就作為美術館使用,而在二OOO年這裡也正式命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主要是由藝術、古蹟、科技這三者做一個結合,這當中經由市府、社區、藝術家共同努力,把創意、藝術及科技帶進整個台北、社區以及這棟歷史建築的新生命裡,讓大家見證台北人文變遷的老建築。館長賴香伶說:「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成立和運作是『藝術、古蹟、科技』三者完美的結合,未來仍將持續以充滿機動性的活力,透過一些藝術展演,刺激國內藝術的創作火花。」

台北藝術館的未來將發展為多角度的總體規劃,以藝術來表達未來城市的景觀,實驗各種都會景觀的新情境,達成以城市主體特色為對話基礎的前瞻理念。賴香伶也表示,現在全球化的現象已在許多的領域出現,像是經濟、文化、科技、信息等,這種跨文化的豐富對話,將有助於拓展視野,而且本館又以古蹟作為展演場域,即具有將文化歷史與當代藝術並置的張力。

此次的展覽中主要是以服飾與符號學做為展覽的主軸,藉由服裝作為一種符號、載體、或平台,關照與反思當代人類關注的課題,提供觀者面對服裝時有不同層次的審視與思考。其中在《漫遊者》作品裡,東方男子穿著用椰子殼做成的西裝,呈現南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混搭,再次衝擊我們的視覺感官,主人翁彷彿徘徊在兩種不同文化中,像沒有根的浮萍一樣流浪著。

作品《獵犬》,重現了十九世紀歐洲上流社會的休閒娛樂場景,三位無頭的男人穿著三種不同樣式的服裝,一位是穿著「皇家侍僕」樣式的衣服,一位是英國籍獵人的打扮,另一位就是典型「上流社會」打扮的男人,他們帶著幾隻獵犬,正追補著狐貍,再這裡採用一貫的花布紋,提示著娛樂活動背後掩藏的種族問題、殖民問題及蓄奴問題。

台北藝術館館內為了方便參觀的民眾並且讓觀眾更深入淺出地瞭解展覽理念與展出作品所想要傳達的意涵,提供免費語音導覽下載及免費語音導覽借用服務,讓參訪的民眾更能清楚的了解此次的展出作品。

參訪的陳文豪說:「這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從外表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裡面的展覽真的超棒的,而且有那個語音導覽讓我更能夠的加以了解展品藝術的內涵,以及他所想要表達給觀眾的東西,如果沒有那個導覽語音,有許多展品我想我都會不了解。」而一同到來的姜宜傑也說:「一開始根本不知道這裡的歷史有那麼悠久,在台灣很少有這樣的藝術館,這裡真的很特別很不錯。」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