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7日 星期三

你我共攜手 打造新故鄉

【生命力記者/莊曜聰報導】「拉高國際視野,鼓勵在地實踐。」這句話代表了新故鄉雜誌社的創立宗旨。

成立於八十五年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為了讓整個學會有個發聲的媒體,以及讓社會大眾了解社區營造的資訊,新故鄉雜誌社於焉誕生。

由於台灣政治、社會的劇烈變化,造成人文及自然生態的破壞,要挽救持續「沉淪」的局面,就必須要凝聚在地居民的共同意識,這就是所謂的社區營造意識,新故鄉雜誌所要做的,就是散佈這種概念。

新故鄉雜誌文字主編林琮盛說,他們一開始蒐集世界各地的社區營造範例,以及對社區發展有特殊貢獻人物的資料,再加上國內致力於社區發展的人士,集結成創刊號,也就是女性社區工作者特輯。一發行之後,也引起了極大迴響,因此在草創期人力物力都十分欠缺的情況下,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為了保持質與量都能兼顧,因此我們是採用三個月一次發行季刊。」

除了傳遞訊息之外,新故鄉雜誌也十分重視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林琮盛說,其實辦新故鄉雜誌最大的目的是在於與讀者的互動,社區的營造原本就是要經過眾人的討論,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第二期的新故鄉,就針對大專中小學生舉辦了「理想的社區」徵文比賽,得獎的作品包含了這些未來主人翁對社區環境的憧憬與建言,就讓他們非常高興,覺得辛苦有了代價。

在去年的秋季號,新故鄉雜誌報導了一系列有關埔里的美麗景色、好山好水,還以照片紀錄了埔里的十大美景。想不到在發刊後幾個禮拜,就發生了九二一地震,這突如其來的一場浩劫,震亂了埔里人的生活,卻也震醒了埔里人的團結意識。

社址就在埔里的新故鄉,試圖在重建之外,喚醒潛藏在人們心中那美好的一面。雜誌社開始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紀錄人們當時的反應、天搖地動的景況,以及心中的感想,目的就是為了要後人能夠不僅把九二一地震當成是一個歷史,還要讓在埔里的子子孫孫,能感受到住在這裡的人是怎麼攜手度過這段日子。

在地震剛發生不久的那段時期,藉著在地的人脈,雜誌社透過義工從事口述歷史的機會,探訪民眾急需幫助的地方,與救災中心聯絡,彌補了救援體制不足的地方。除此之外,新故鄉也做了重建規劃及個案追蹤的報導,並不定期的召開九二一論壇,提供學者專家的建議讓埔里人參考。

新故鄉雜誌剛在今年初獲得金鼎獎,未來的走向除了持續的強調在地關懷之外,還要針對全台灣各地的社區自我營造,做更詳實的報導,進而與國際經驗互相學習交流,讓台灣在地人能探索出自我的價值,付出心力改變你我生活的環境,讓未來的台灣更美好。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