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30日 星期四

林錦川 用愛「走」出新生命

【生命力記者/吳碧芳報導】他從來不知道用雙腿行走的滋味,他卻以一個身心障礙者最深刻的體會,創造了自己的人生,他是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現任資源發展處總幹事,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董事。林錦川,一個一生都離不開輪椅與拐杖的平凡人。

他三歲罹患小兒痲痺症,造成脊椎嚴重側彎雙腿萎縮,成為重度身心障礙者,「從來都不知道在地上走的滋味」,他感慨的說,「我很害怕家人離開我的視線,只要見不到他們,我一定會大哭大鬧。」這就是小時候的他,一個自卑、自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孩子。

基於愛護子女的心理,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委屈,父母一直不敢讓他上學。一直到十歲才念小學一年級,「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好,但是我更感謝父親,他常鼓勵我到商店買東西,與一般人同樣作息。他告訴我,我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林錦川回憶說。

真正讓林錦川走出身心障礙者陰霾是十四歲時的一個深夜。小學四年級的他,夜裡醒來見不到家人,開始大哭大鬧,眼淚流乾聲嘶力竭後,他領悟到一件事,「自己與別人雖有不同,不論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好好念書,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此後,他個性開朗起來,開始參與學校的社團活動。

國中三年級下學期,因為動矯正手術,只好辦休學,三年後再念高中,高中三年級時,因矯正手術休學兩年。四十年的歲月裡,共動了多達十二次手術,課業都是在斷斷續續的休復學中完成,大學畢業時已經三十歲。

在學業上,林錦川的努力有目共睹。大學年年都得到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獎學金,在一次頒獎典禮上,與伊甸的創辦人劉俠女士(即作家杏林子)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從此他與伊甸結下不解之緣。

大學三年級時他成為伊甸的義工,並以學校社團的經驗幫助伊甸籌組以大專生為主的伊甸後援會,建立正式的義工制度。由於深刻的體會到早期身心障礙者考大專聯考的困境,他籌組「大專聯考殘障考生服務隊」,為病殘朋友服務,使他們能順利的完成考試。「記得我大學聯考的考場在五樓,當時就是自己撐著拐杖,一步一步慢慢撐上去的,到了考場早已滿頭大汗,還因此錯填答案被倒扣不少分數,想到我的國文成績更難過,怎麼可能才考三十幾分?」

當時還是淡江大學炬光社社員的林錦川,在一次社團的訪視活動中,看到許多比自己更不幸的朋友,「他們的臉孔扭曲,四肢無力,被家人遺棄,比起來我實在太幸運,當時我才體會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從此全心全力投入社團,把服務擺第一位。」

大學畢業後,林錦川在社會上工作了一年,因病住院期間,劉俠來探望並勸他回到伊甸,這一回,就在伊甸待了十年。從籌組義工組織、推動「行無礙」交通服務、計程車司機大學、全國首創「殘障體驗營」活動以及愛無國界的全球反地雷運動,到協助「罕見疾病基金會」成立,林錦川實踐了伊甸創辦人劉俠所說的「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的理想。

對於未來,除了期待伊甸能建立定期捐款制度,林錦川希望退休後能將建立組織、制度的經驗傳承。他一直堅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要有代價。不論是大學生、身心障礙者、還是社會新鮮人,想要有所成就,都要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