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1999年8月29日 星期日

遊客缺乏公德心 動物園義工搖頭

【生命力記者/林建男報導】日前媒體報導指出無尾熊展的揭幕,除了顯示這種來自澳洲的小動物魅力驚人外,也再度暴露台灣人公德心的匱乏。動物園事前一再宣導不能拍打無尾熊的玻璃窗、不得喧譁、不能使用閃光燈,以免驚嚇到尚在適應環境中的無尾熊,但是,不僅參觀遊客視若無賭,連部分媒體也沒有遵守這項簡單的規定。身為動物園的義工,最不希望看到的,還是遊客肆意的做出會傷害動物的行為。說起這些事件,義工朋友無不憤慨。有一次就有一位老先生在餵黑猩猩,不論是怎樣的勸說或是告誡,「他就是不聽。」義工陳媽媽憤慨的說「他就是不會在乎這樣的餵食行為可能會對動物造成傷害。」就連我們做了錄影存證的工作,他還是照樣的餵食,一點都不在意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對的小朋友錯誤的示範。還有一次,從一隻死亡的雌青鸞的胃裡面,拿出一個鋁罐拉環,「有這樣的遊客真是讓人痛心。」義工彭老師也說,這樣的餵食動作真的是不可取,會讓動物們學會『討取』這不雅的動作,像現在關在籠子裡的紅毛猩猩,就是學會了『討』和『丟』的動作,一討不到食物,就會撿拾起身旁的石塊丟向群眾,「造成動物園以及遊客的困擾。」說起類似的事件,義工們都感慨的說:既然動物都被侷限在狹小的地方裡了,我們又何必讓他們再受到傷害?動物們在園裡生活任人觀賞,「我們也應該讓它們有應該享有的尊重才是。」另外,不僅遊客嚴重的干擾動物們的生活,就連園內硬體設備都遭到遊客的毒手,義工陳媽媽指責有些嚴重缺乏公德心的遊客將介紹動物的標示牌切割一塊下來,造成其他遊客無法詳細瞭解該動物的習性。殊不知動物園方為...

動物園義工  快樂中成長

【生命力記者/林建男報導】「各位小朋友,大家都知道,動物園最近來了兩位新朋友,是誰啊?」「無尾熊」「耶!答對了,小朋友都好聰明唷!」頂著大太陽,動物園服務隊的義工朋友正在向小朋友介紹無尾熊。為了要讓每位小朋友都能更瞭解無尾熊,更能愛護動物園裡的動物們,義工朋友無不費盡心思,要讓來動物園參觀的民眾,能夠除了在觀賞動物之外,也獲得相關知識。不管是颳風下雨,或是豔陽高照,身穿黃背心的義工朋友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團體解說各區動物的習性以及相關的知識。有團體預約要參觀動物園時,義工朋友就會自動的排班來做遊園解說的服務;當然也會發生臨時取消團體參觀的情形,這時候的義工朋友,雖然無奈,可是也沒辦法。「這陣子比較忙,因為無尾熊搬進來了,動物園的人手本來就不足,所以我們就盡可能的來幫忙」義工吳美惠說:平常的話,我們就是帶預約好要來參觀動物園的團體,看他們想要認識哪一區的動物,那我們負責帶隊的義工朋友就帶領他們到那一區參觀解說。近的話,就當做運動走過去;遠的話,就搭上園區專車直奔目的地,然後再順著園內規劃的遊園路線走下來,有時候,假如解說的快,「就有多的時間可以幫他們再多解說一區的動物。」畢竟總是希望大家能多瞭解各種動物的習性,也更愛護他們。說起加入動物園義工團隊的機緣,陳媽媽說原本的第一志願是到天文台當義工啦,會想成為義工,「有一半的原因是想練一練自己的膽量。」本來都不敢上台演講的陳媽媽,現在在小朋友的眼中,可是位絕佳的表演高手。彭老師則是從教職退休之後,看到動物園徵義工的訊息,就來報名參加了。而吳...

1999年8月28日 星期六

重回古戰場 蝸牛一族歡樂爬街

【生命力記者/王惠貞報導】不知您對十年前那場無殼蝸牛的「萬人夜宿街頭」運動有何印象?十年後的今天,由數個社運團體結盟而成的無殼蝸牛聯盟,在今晚〈27日〉,重新回到了忠孝東路的街頭,舉行「蝸牛一族歡樂爬街」的遊行活動,旨在憑弔古戰場,走出新希望。燦目的煙火及震天價響的鑼鼓聲為活動拉開了序幕,在蝸神的帶領下,遊行隊伍依序前進。參與成員共分為由社團代表組成的蝸牛領爬團、小朋友的小蝸牛燈籠隊、「差事劇團」所製作的「蝸神」傀儡、社團大隊、蝸牛花車、學生及群眾大隊。遊行的路線由誠品書店旁的安和路上出發,沿途經仁愛路、大安路一段轉忠孝東路四段,最後回到安和路口的舞台前。參與民眾中,因為十年前的萬人夜宿活動,而認識現在先生的劉小姐表示,為了紀念十年前的那場活動,也為了表達對蝸牛運動的支持,所以她不惜冒雨帶著二個年幼的孩子來參加。另一位自己已擁有房屋的參與民眾花敬群認為,住宅是人民生活的一切基礎,只有把居住的問題徹底解決,人民才能真正擁有完善的生活,所以他表示,就算已擁有房子的人也應該一起來支持這蝸牛運動。一行人行經到當年的古戰場─忠孝東路四段,整個遊行活動進入了最高潮。無殼蝸牛聯盟的總召集人,也是此次遊行活動總領隊李幸長,及從遊行一開始即陪著大家一路走來的總統候選人許信良,帶領參與的民眾做一個紀念性的動作,只見一行人不畏下過雨又濕又髒的路面,一個接著一個的躺了下來。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此動作,能夠讓大家再體會一次十年前眾人的那份激昂與感動。在高呼「住宅是基本人權」、「房屋抵稅,蝸牛受惠」、「釋放空...

無殼蝸牛運動聯盟 回首十年路

【生命力記者/吳碧芳報導】在無殼蝸牛聯盟總召集人李幸長,及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曾旭正的帶領下,「非」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十歲生日晚會,打著「住宅是基本人權」的口號,以及七大政策的訴求,二十七日在細雨中展開「蝸牛一族歡樂爬街」運動。無殼蝸牛聯盟主要的發起社團,包括了「無住屋者團結組織」、「崔媽媽服務中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在這十年中,這三個團體,各司其職,繼續為無住屋者行動請命。無住屋者團結組織主要進行無住宅者運動及組訓的工作;崔媽媽服務中心則仍負責住宅服務,並且扮演社區動員的角色;都市改革組織則是積極推動都市議題住宅政策,以及以城市的歷史、文化、空間、社區為主的建築規劃專業服務等業務。經過了十年,當年的無殼蝸牛,也是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起人李幸長感慨的說,十年來高房價問題至今仍沒有解決,藉由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十週年的生日晚會,當年聯盟主要的發起社團,要再度聯合起來,提醒政府制定妥善的政策,確定合理的房價,以解決老百姓最基本的住宅問題。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六日,一群普通的小老百姓,為了抗議當時飆漲的房地價,以及不健全的住宅政策,展開了「無殼蝸牛八二六夜宿忠孝東路」運動,上萬人捲鋪蓋,併肩躺在台北東區商圈地價最高的土地上,共享一坪數百萬元的土地,仰望星空,他們彼此互不相識,卻有著共同的心願:要求合理的房價,以及抗議受到財團炒作而狂飆的房地產價格。同年九月二十八日,結婚三十餘載的崔長英帶著已是肺癌末期的妻子崔陳金水,穿上結婚禮服參加了無住屋者團結組織,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的「百對無屋佳偶結婚典禮」活動;崔陳金水在九二八婚禮結束後三天病逝。為了紀念崔陳金水,並提供無殼蝸牛建設性的服務,以尋求對社會運動害怕的中產階級的認同,於同年十月十五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結合了房客及房東,設立崔媽媽服務中心,以提供租屋資訊為主,替無殼蝸牛從事非營利的租屋服務。 此外,無殼蝸牛聯盟的另一個主要發起社團: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rganization...

1999年8月15日 星期日

愛的體驗 輪椅天使看無尾熊

【生命力記者/葉宜欣報導】在青春偶像徐懷鈺的歌聲中,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和遠東國際商銀主辦的「輪椅天使遊動物園」活動在今天展開。八十個曾接受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捐贈兒童輪椅的輪椅天使家庭和負責照顧他們的義工家庭,從九點多就陸續到達動物園門口的廣場,依義工的指示分成鼠牛虎兔等十二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總幹事林錦川在開幕式中表示,身心障礙的孩子「能出來玩不容易」,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交通、行動上比較不方便,伊甸安排義工家庭協助,希望此次的活動能讓小朋友和家長都有休閒的機會。王建(火宣)、台北市議員林奕華辦公室主任張鳳英與義工家庭陪伴八十位坐輪椅的身心障礙小朋友共遊動物園可愛動物區,王建(火宣)以「有愛走遍天下,無愛寸步難行」與大家共勉,更向家有殘障兒的父母致上最高的敬意,因為他們正是「燃燒自己,照亮孩子」的一群人,一路上王建(火宣)除了照顧小朋友,也是眾人爭相合影的對象。 昨天才開放參觀的無尾熊是大家注目的焦點,伊甸的義工們為了讓身心障礙的輪椅天使免於在酷熱中排隊等待,從早上七點就開始替他們排隊,在近百位義工手拉手的護衛以及鼓勵之下,坐著輪椅的小朋友得以安全從容的穿過重重人潮,進入無尾熊區參觀。現場由擔任動物園終身義工的藝人何篤霖負責解說,他說,身心障礙的孩子就像不願離開媽媽袋子的小無尾熊,但他們終須「爬出媽媽的袋子,看看屬於他自己的、外面的世界」。 在三十二度的高溫下,不少家庭提早回到大門前的遮陽棚下休息。參加遊園活動的家長劉萬進表示,會參與活動主要是因為可以認識很多的人,和同樣辛苦撫養身心殘障小朋友的爸媽交換心得。對於此次動物園園方未提供優惠措施,他反而不是那麼在意,但是對於公共場所、學校缺乏殘障設施的現象,仍然希望改進。問第一次看到無尾熊的劉衍均,哈雷和派翠克可愛嗎?他靦腆的笑著說,「還好啦!」...

1999年8月5日 星期四

北市社區鄰里網站 強化社區發展

【生命力記者/林諭林報導】「我是一位住在德安里的單親家庭媽媽,需照顧兩個孩子,想找一位有愛心的婦人,幫忙清潔打掃煮飯,希望大家代為尋找」、「我是最近剛搬來集英里的居民,希望知道集英里垃圾收集的時間和地點,希望有人能告知」,這些生活周遭的問題,看似簡單,有時卻往往求助無門,但是在台北市鄰里社區網站上,這些居民的聲音,可以快速立即的得到回應。以結合虛擬網路社區與實體鄰里社區為發展目標的「台北市社區鄰里網站」,在七月十九日試行運轉後,已有十幾個里加入這個社區網路,而帶頭示範的中山區集英里與大安區德安里,也正不斷的擴充網頁上的內容,有趣的是,德安里里長傅娟早在今年六月就在里內設置了一個社區網路服務中心,提供里民免費上網,而集英里里長劉福雄,卻是從完全不懂電腦,到現在學會上網看里民對里內事物的建議,不過,兩個極端差異的里長,同樣對社區鄰里網站充滿了信心。傅娟表示,一般民眾對里和里之間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可能大家都知道自己住在什麼里,可是卻不知道里的範圍到底有多大,也不清楚里的事物有哪些,但是有了網站,里民可以很清楚的上網取得鄰里的消息,並且可以提出改進鄰里發展的意見。傅娟指出,她認為德安里最大的特點在於活動力強,每次舉辦社區活動居民參加都很踴躍,但是仍然會有聯絡不到居民的時候,「常有居民沒有收到活動的通知,事後跑來找我抱怨」。傅娟說,這個問題可以在通訊網路化時獲得改善,如果人人有電子信箱,就不用每次辦活動前挨家挨戶的發傳單,此外舉辦里民大會時也可以把整個過程和決議公布在網站上,讓無法參加的...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