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用二手相機 開啓孩子另一扇眼睛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東縣報導】家中閒置一旁的數位相機,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偏鄉小朋友記錄生命的另一扇眼睛。生活周遭的題材都成為小朋友相機裡的風景,他們拍最喜愛的阿嬤、拍偶然發現的黑色蜻蜓,甚至拍死掉的豬,用自己的角度,記錄生命、記錄親情、記錄大自然。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開始,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對外募集大家家裡閒置的二手相機,並將這些相機分類、過濾,分配給偏鄉的孩子們;基金會也招集了攝影志工,教導孩子這新奇的玩具如何使用,開啓孩子記錄生活的另一扇眼睛。小朋友的好奇,開啓另一扇眼睛攝影志工劉襄群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活動發想是聯合報攝影中心的主任林錫銘,二〇一一年九月帶著他的攝影班從台北到花蓮拍攝油菜花,在返回台北的火車上,遇到了兩位來自台東卑南族的小朋友,她們對攝影機很好奇,並拿起相機拍照,於是,林錫銘就想要募集相機為偏鄉的小朋友開啟另一扇眼睛,讓他們也能透過數位相機記錄他們獨一無二的童年。林錫銘把他的想法寫在部落格,得到公益平台基金會總裁嚴長壽的允諾:「若偏鄉孩子有需求,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願意發起與承辦。」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詢問了幾所花東的學校後,幾乎都認為小朋友需要二手相機來紀錄他們的童年。林錫銘與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執行長當面討論過一次後,就展開了這項活動,並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全權承辦。「孩子的另一扇眼睛」的相機招募活動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發起,經過兩個月的募集後,受到廣大的迴響,收到共約七百五十台的相機,這些相機經由志工媽媽們分類...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周傳久歐洲借鏡 正視長期照顧

【記者楊士賢、宋宜薇/高雄市採訪報導】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周傳久,二○○三年起至今年十一度前往歐洲,採訪北歐與荷蘭的老人照顧議題,大部份的旅途為自費,他表示,台灣與北歐相比,除了一些文化上的基本差異,北歐還是有值得我們借鏡、提升之處,像是政府的政策應重視「預防」,該預防的不只是疾病,還有事故,譬如老人跌倒即是事故,而他的製作的「丹麥長期照顧」系列報導,更於今年獲得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歐洲十年採訪 從小地方看老人照顧周傳久說,當初會開始到歐洲採訪,是因為他的一位好朋友,是個外交官,有天他到周傳久家跟他分享,在出使芬蘭期間,感受到人們是多們看重人的價值,這種價值與財富和階級無關,只因為你是個人,周傳久認同他的看法,並開啟他前往北歐採訪的路途,目的只為體驗把人當人的生活,並盡一點力讓更多人看見人是怎麼樣被看重。這條採訪之路始於二○○三年,他到荷蘭華人老人公寓參訪,這個公寓是由幾位基督徒華人推動而建成的,他發現飲食文化的差異會導致烹飪手法的不同,還有房屋的設計也與荷蘭人不同,像是客廳和廚房要分開,有的夫妻受不了對方打呼因此臥房需隔成兩間,這些細微的小地方對老人來講是很重要的,他從這些基督徒華人的努力中看見,照顧服務需要仔細觀察和冷靜判斷,才能達到最好的合作效果,這次參訪後也引發了周傳久對北歐照顧服務這個題材的興趣。將當地情況帶回台灣周傳久在二○○四年第一次造訪了芬蘭,他去拜訪了從台灣退休的芬蘭宣教士們,他們帶著周傳久去了幾家智障和老人安養中心,參訪過後他對老人照顧服務有了新的認知,他看到芬蘭的人們是如何善待老人家們,像是他曾經做了一則報導,一位九十四歲的芬蘭老人白光明,每天打電話關懷比他更老的老人家,並唱歌給他們聽的故事。他在芬蘭朋友的協助下,做了許多動人的報導,他抱著做一點是一點的精神,希望能讓台灣的更多人看到北歐的照顧方式,一種把人當人照顧的服務,之後幾年一直到今年,他還是持續關注並報導北歐老人照顧的故事。以歐洲為參考...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阿嬤手縫貓頭鷹 公益捐款送愛心

【記者林思妤、鄭媁/台北市報導】現年七十二歲的林芳子阿嬤手工製作的「貓頭鷹吊飾」作品精緻,十年前她和七個志工媽媽手工製作、在關渡自然公園義賣,獲利金額全數捐給野鳥學會,目前也定期捐款給創世或醫院,她說:「雖然貓頭鷹吊飾賺得錢並不多,但幫助別人我自己開心就好!」貓頭鷹吊飾寓意 細說製作過程林芳子阿嬤說,二○○二年和七個年紀相仿的媽媽們在關渡自然公園擔任志工,正好遇到義賣活動,便萌發了製作吊飾來賣的想法,她說,當初會選擇「貓頭鷹」,是因為牠在日本是吉祥的鳥,也代表「智慧和幸福」。林芳子說,貓頭鷹吊飾靠著一群人集思廣益、試作無數次才做出的成果,首先,花布包入棉花、捏出水滴形狀再將封口縫住,她說:「棉花的量要放剛好,捏起來要有厚實的實心感才是正確的喔!」用麥克筆點兩點後縫上眼珠,貓頭鷹腳的位置用強力膠黏上香樟樹枝,還有選上一塊玉垂掛在樹枝下方,即是大功告成。初期義賣 金額全數捐出林芳子和志工們在關渡自然公園三年多義賣收入,全數都捐給「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她認為該公益團體集結各地關懷生態的義工,...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動物展長才 教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

【記者呂紹鋒、徐政璿/台北市報導】橘子泥劇團推出品格教育劇場─偏鄉暨部落百場巡迴演出計畫,將巡演全台一百所小學,藉由「橘子泥動物星球」裡各種動物都擁有自己的特質,傳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念,並告訴孩子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要相信且認同自己。橘子泥劇團此次演出「橘子泥動物星球」,劇情描述各種動物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缺點,可能造成別人的誤解或討厭,但是他們也都擁有各自的特色與專長,例如蛇每次都吐舌頭,老師就說他喜歡裝鬼臉,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舌頭很厲害,因為可以辨別溫度跟方向;企鵝走路老是走不好,可是他游泳和划水都很快。從看戲的過程中學習教育劇場的劇本通常有一個完整的劇情大綱與學習主題,而橘子泥品格教育劇場的戲劇演出通常是做為一個引子,為某一特定的教育目標提供討論、思考的元素,目的在引導觀眾思考,並從中學習。集團教學研發協理何岑仁說,在教育劇場裡面有些設計,前面一定都會有歌舞的部份,那是一個動態感,透過動態先讓孩子跟著唱、跟著做,他們才會放鬆,因為教育劇場要傳達一些很重要的教育理念,要孩子聽得懂,必須整個狀態要很放鬆、很信任,他們才願意聽你說。接著搭配一個靜態的觀念引導,這個觀念引導透過有趣的裝扮,例如扮成動物,搭配簡單的詞句,將觀念傳達給孩子。作為孩子的加油站巡演計畫從二○一二年十月開始進行到現在,目前已巡演二十七所小學,包括花蓮、台東、屏東、桃園、新竹、雲林與南投地區,橘子泥劇團經理陳雅婷說,每個場次的效果都很好,現場產生很多共鳴,不管是小朋友或師長,都很開心地當場分享感想,師長也...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石碇國小學家鄉 歷史生態皆盎然

【記者簡子祥、費肇安/新北市報導】石碇國小的孩子們踩在溪水之中,體驗著大自然沖過腳邊的感覺,與其說認識歷史、了解生態、體驗溪水的活動是個課程,倒不如說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學生在上鄉土課時要四處訪問、拔山涉水,對於學校附近的生態,更是走出了豐富的經驗與知識。       石碇國小的課程教學著重在培養學生了解學校周邊地區的濕地生態與當地人文歷史,由於位於烏塗溪與崩山的溪水交會之處,水生生態多元,例如小白鷺、毛氈苔、菊池氏細鯽等,在歷史人文部分,因為此區在日據時期是重要商道,聚集了相當多的人潮,古街、廟宇也就林立於此,另外此區盛產的茶葉、豆類也極具盛名,甚至還發展出的茶道文化。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運用每個星期的彈性活動或是美勞、音樂課等時間來進行鄉土課程,先從了解當地歷史開始,再到體驗溼地生態,中年級以後開始學習當地歷史與生態之間的關係,藉此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高年級之後,更要開始學習如何守護腳下的這塊土地,為家鄉盡一份心力。 淡蘭藝文館 欣賞傳統了解歷史 ...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aCARD志工「寮夏去」 服務兼自我成長

【記者余宥宜、蔡連恩/新北市報導】坎像村(Ban Nam Chang) 位於寮國的會曬市。村子每一個角落都貼滿了一張張的英文單字卡。這是今年夏天aCARD志工團「幸福寮夏去」到坎像小學(Namchang Primary School)服務的語文教學成果。除了語文教學,aCARD志工團到這裡服務的主要內容還包括衛生教育課程、藝術創作課程及校園環境的維護修繕。aCARD為中華藝文資源發展協會轄下的志工團隊。中華藝文資源發展協會成立於二○○四年,原先的業務主要為交流及推廣我國藝術、文化。協會成立者也是aCARD志工團團長的林志昇表示,他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帶領學生接觸到海外服務,體會到服務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後來協會的主要目標就轉向海外服務。aCARD志工團就此成立,從二○○六年起長期至越南、泰國、尼泊爾、柬埔寨、中國大陸、寮國等多國進行服務。在寮國坎像小學的服務計畫始於二○一一年,至今已出團服務了四屆。長庚科技大學的學生是這個服務團隊的主力。他們是一群有志於服務的年輕人,當初與aCAR...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LOVE輪椅舞 飛舞的斷翅蝴蝶

【記者張方瑀、林佳瑩/新北市報導】走進活動中心,隨著音樂的律動,只見站立舞者隨著輪椅舞者旋轉、舞動著,老師數著拍子,舞者們賣力的跳,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和一滴滴的汗水互相照映。朱豐璋 熱愛跳舞組團罹患小兒麻痺的朱豐璋,是在三歲時發燒而發病的,他自嘲說,「趕上了一九五○年代的流行」。因為早期的醫療不方便,又住在鄉下地區,從他家裡走到醫院要兩天,就醫時間的延誤讓他也只能接受。同時也是舞團舞者的朱豐璋表示,自己已經跳了十一年的輪椅舞,一開始是想讓自己運動,就在伊甸基金會輪椅舞推廣隊裡學習,和現任舞團指導老師邱以婕同是第一批的伊甸種子隊,「後來伊甸基金會逐漸地沒有在推廣這一塊,才決定離開」。離開後,因為看見身障朋友平時工作時間長,一直都待在輪椅上,應該要運動,這樣身體才會健康。就想到將自己所學的輪椅舞蹈分享給大家,同時想要提升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輪椅的觀感,突發奇想的加入站立舞者,讓一個站立舞者搭配一輪椅舞者,二0一0年組成了這個相互扶持的快樂舞團。站立舞者小學生團員 從接觸到接納團員裡面的站立舞者群,最小的是一群國小生,有小六也有小四,且大部份都來自新移民家庭。一位舞齡一年半的妹妹說,舞團每個禮拜六晚上會練習,也會去參加表演和慶祝活動,表演前老師會教導他們畫舞台妝。儘管有時候會做錯動作,老師還是會細心指導。當被問到有沒有遇過什麼樣的困難,他們一致笑著說「沒有」。有一位小六妹妹害羞地舉起手說,「一開始看到輪椅會覺得怪怪的,可是後來就不會了。」來自越南的媽媽也說,當初會來這個舞團是透過朋友介...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台中楓樹社區 誠實商店考驗你

【記者鄭惠文、丁上程/台中市報導】位於台中市楓樹社區的「誠實商店」,外觀看似和一般雜貨店毫無兩樣,但很特別的是,店內平時是沒有店員看管的,顧客買東西只需要依照商品上面的標價,將錢投入「誠實甕」裡。楓樹社區位於台中市南屯區,西鄰烏日鄉,是都市的邊陲發展地帶,屬於半農業型態的社區。楓樹社區昔日舊稱「下楓樹腳」,創庄於一七三六年,自古即為中部開發古道上的重要農村聚落。後來因黎明路拓寬,舊有楓樹古道便逐漸沒落。原為國小教師的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她認為教育的本質裡,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不應該把孩子當作工具來訓練,並且所有教育的可行性都要順著孩子的興趣來做。因此,在當了九年老師後,便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回歸家庭,因心中秉持著「環境影響人、人也影響環境」的想法,自一九九〇年開始,便下定決心從自家社區的環境面開始進行改造。環境成為教育的絆腳石江鳳英表示,剛從豐原市嫁到楓樹社區時很不習慣,因為楓樹社區屬於老舊的農村聚落,環境髒亂、沒有什麼公共建設,加上社區以前有人在路上公然賭博、喝酒;而她的原生家庭非常重視「教育」,因看不慣這樣的生活態度且擔心會對孩子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她立下目標,要打造讓孩子獲得快樂的地方,並讓人性之華呈現出來。剛開始清理以及美化社區環境時,部分社區居民覺得這根本是天方夜譚,為了證明這是可行的,江鳳英到歐洲旅遊時,順便拍攝關於環境面的照片回來給社區老人家看,教導他們環境可以如何改變,雖然地小小的,卻可以做很多好東西出來。誠實商店─美麗的誤會江鳳英說,成立「誠實...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按摩課程 培養盲人一技之長

【記者項靖雅、胡筱潔/新北市報導】林建全因幾年前的心臟手術,讓他失去視力。雙眼失明後,他不能像以前一樣工作,他開始尋找一個適合他身體狀況的工作。透過愛盲基金會的介紹,林建全與中華視障經穴按摩推廣協會有了聯繫,經過近半年的培訓課程,如今已順利開設自己的盲人按摩店。努力爭取機會 認真學習中華視障經穴按摩推廣協會於一九九四年成立,有鑑於國內視障人士大多從事按摩業,為協助視障朋友提昇按摩專業素質,拓展並維護生存領域,並宣揚按摩文化,促進就業。林建全接觸到經穴協會後,得知經穴協會有專門為盲人開設按摩的課程,並分為三個班級,包括初級、中級及高級班,但必須經過徵選之後才得以參加訓練課程。林建全相當地緊張,因為他長期接受洗腎,又患有糖尿病,深怕面試時會被淘汰。面試的時候評鑑的老師問他說依他目前身體狀況是否能夠確實完成五個月的按摩課程?林建全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師他可以,而且他非常需要這個機會,他會努力達成老師所要求的目標。因此,老師看上他積極學習的態度,最後還是讓他錄取了。林建全在這五個月的課程從按摩最基本的步驟開始學起,他們必須熟悉人體經穴分布位置、肌肉的走向、手法力道的拿捏等專業的技能。例如在解剖學的上課時,老師首先會讓學生們先摸模型,熟悉人體各個器官分布位置還有經穴走向,之後老師會帶學生們親自去解剖或是看大體老師,也就是會跟大體老師進行實際的接觸。林建全表示很多東西真的是親手摸過才會了解,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也是因為協會安排的這些多元豐富的課程,讓他對按摩才有更深更近一步的了解。...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綠藤生機 種芽菜圓創業夢

【記者葉臻、黃韻澄/台北市報導】一株株芽菜苗排列在盒裡,身上掛著的滴滴水珠看起來可愛又新鮮,事實上,他們還正在生長、是一整盒還活著的芽菜。綠藤生機創辦人之一的廖怡雯說:「芽菜在採收過後養分就會開始流失,但是我們讓它們一直活在盒子裡,直到消費者的手中。」棄高薪 只為把農業知識傳出去台大財務金融系畢業後一直任職金融界的廖怡雯,從創業到其中的堅持,其實和友誼有很大關係。在工作五年多準備出國深造前,怡雯常往大學好友鄭涵睿的父母-台大園藝教授林碧霞博士與鄭正勇教授創辦的台灣主婦聯盟跑,因此常聽他父母談起許多農業的現況和危機;由於農友多喜用含氮量高的肥料讓農作物迅速增產,因此產生了作物殘留硝酸鹽的問題,增加食用者罹癌的風險。怡雯說:「決定創業,是想要把食物的專業知識傳遞出去。」會選擇芽菜,是因為芽菜是少數沒有蔬菜硝酸鹽的菜類,值得一個完全無毒的栽培過程,讓大家都能享受它的好。於是她召集鄭涵睿和同是大學好友的許偉哲,希望能一起開一家對社會有一些貢獻的公司,在怡雯的解說下,兩位好友決定放下原本的計畫和...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Data.Taipei 政府開放資料平台

【記者陳怡樺、彭維成╱台北市報導】「捷運Ring! Ring! Ring!」是一個提供到站提醒功能及捷運公車轉乘資訊的手機應用程式App。使用者可以設定到站提醒功能,還可以查詢你要到的捷運站附近有什麼公車可以轉乘,並且告知你公車會在多久之後到站。而其中的公車動態資訊,就是由台北市政府釋出。台灣第一個由政府釋出開放資料的「Data.Taipei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已經於二○一一年九月上線,至今已經營運了一年多。 鼓勵大眾使用資料開發App 「Data.Taipei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的建立是台北市政府為了推動開放政府,方便個人或組織企業取得資料,並賦予資料意義及價值,運用開放資料創造App應用程式或服務。像是「洩洪」應用程式App,就是使用台北市政府所釋出的公廁點位、運動場、各區公所的位置來進行廁所位置的搜尋,讓民眾出外不怕找不到廁所。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綜合企劃組組長謝明峯表示,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目前的資料選定原則是以民生相關和原本就已經開放且查詢無需收費的資料為主,例如文化藝術類的文化快遞資訊或是便民服務的台北市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熱點等等。 加強民間參與及資料開放速度 有人將開放資料用食物來比擬,就像是政府提供好的食材,也就是資料,民間單位或開發者是廚師,將好的食材做成料理,而一般大眾就能依自己所需選擇及消費。長期投入Open...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雲海國小天文教育 觀星相賞美景

【記者費肇安、簡子祥/新北市報導】位於北宜公路最高處的雲海國小,由於四週山脈擋住了台北盆地的燈光,所以夜晚的星空十分明顯,同時也成為這裡的小朋友最棒的學習園地,對於雲海國小的學生來說,星相天文卻是他們早已熟悉的事情,雲海的老師說:「星相天文的教學,讓孩子們不只是在欣賞星星的美麗,更是讓他們能了解天上的星相是多麼奇妙,也開啟了他們對這天上繁星的好奇心。」探索天文星相 因地制宜雲海國小位於新北市石碇區,且居北宜公路最高處,從雲海國小站下車後,仍需爬上校門口前的一條好漢坡才能抵達,這個位於北宜公路最高處的學校,周遭群山眾樹環繞,而雲海國小校長郭雄軍表示,該校因有二格山與筆架山擋住台北盆地的燈光,夜間無光害與開闊的視野,成為天文教育的最佳地點,因此雲海國小致力推展天文教學,並且將校園規畫以星相天文為主,也設置了許多觀星的設施。推動天文教育 不遺餘力因為有這麼好的地方可以觀察天文星相,校方在學校裡面也設置了不少和天文教育相關的設備,例如:營造阿波羅廣場、星月平台等天文場景,而「星月平台」的教學用途除了在平台上有月相盈虧的圖案,還有24顆石頭,不但可以認識礦石,同時也代表著二十四節氣、而在平台上更是圖案代表著太陽與九大行星(符號)相對距離與體積大小的概念,還有像是在走廊上就有許多用石磚鋪成天文星相的圖形,而阿波羅廣場上則是有各式各樣關於天文星相的解說像是星體北極圓周運動、黃道十二宮、六角型面積、體積、角度、對角線等,還有日晷,就是古時候的時鐘,而在日晷下方寫的「原子震盪」,指的就是可以精確計時的「原子鐘」,同時我們常聽到的「中原標準時間」,也就是由「原子鐘」精確校正而來的。學習知識...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