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東縣報導】家中閒置一旁的數位相機,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偏鄉小朋友記錄生命的另一扇眼睛。生活周遭的題材都成為小朋友相機裡的風景,他們拍最喜愛的阿嬤、拍偶然發現的黑色蜻蜓,甚至拍死掉的豬,用自己的角度,記錄生命、記錄親情、記錄大自然。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開始,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對外募集大家家裡閒置的二手相機,並將這些相機分類、過濾,分配給偏鄉的孩子們;基金會也招集了攝影志工,教導孩子這新奇的玩具如何使用,開啓孩子記錄生活的另一扇眼睛。小朋友的好奇,開啓另一扇眼睛攝影志工劉襄群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活動發想是聯合報攝影中心的主任林錫銘,二〇一一年九月帶著他的攝影班從台北到花蓮拍攝油菜花,在返回台北的火車上,遇到了兩位來自台東卑南族的小朋友,她們對攝影機很好奇,並拿起相機拍照,於是,林錫銘就想要募集相機為偏鄉的小朋友開啟另一扇眼睛,讓他們也能透過數位相機記錄他們獨一無二的童年。林錫銘把他的想法寫在部落格,得到公益平台基金會總裁嚴長壽的允諾:「若偏鄉孩子有需求,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願意發起與承辦。」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詢問了幾所花東的學校後,幾乎都認為小朋友需要二手相機來紀錄他們的童年。林錫銘與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執行長當面討論過一次後,就展開了這項活動,並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全權承辦。「孩子的另一扇眼睛」的相機招募活動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發起,經過兩個月的募集後,受到廣大的迴響,收到共約七百五十台的相機,這些相機經由志工媽媽們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