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在舊香居台大店與古地圖相遇

【記者林穎、張方瑄/台北市報導】你有看過掛滿地圖的古書店嗎?喧鬧的公館商圈,幽靜的古書店座落於此──它是舊香居台大店。已擁有龍泉、興隆兩家店的舊香居,在二○一二年四月,第三家分店開設於台灣大學對面,台大店定位為古書店,推翻對書店的印象,店內掛滿古地圖,展示許多不同於今日的地圖。  記者林穎、張方瑄/製作舊香居的經營歷經兩代,近四十年的時光,對於推廣舊書文化不遺餘力。三十多年前舊香居由吳輝康經營,包含舊書買賣及古籍、舊平裝書與字畫買賣。現在,舊香居店主由吳輝康的女兒吳雅慧經營。從小學四年級就在父親的店裡幫忙,無形中,也增加她對舊書的了解還有喜愛。舊香居興隆店於一九九二年設立,以通俗小說、大眾讀物、風水堪輿、武術拳譜為主。二○○三年,師大店設立於龍泉街,以文史哲、藝術社科類的專業書籍為主,還有詩集、攝影集與獨立出版品的販售。礙於空間有限,無法好好陳列所藏的古書文獻,將珍稀古書、文獻史料,古書文獻、信札史料移至台大店,且不定期展售各類文獻史料。   ...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用消費改變社會 生態綠推廣公平貿易

【記者李芷萱、傅婉芸/台北市報導】「我是一個很挑剔的綠色消費者,而我非常在意我所購買的商品從哪來。」生態綠咖啡負責人余宛如說。因此她非常積極推廣,並落實「公平貿易」的價值。但「公平貿易」這個概念近幾年來才開始被台灣民眾認識,余宛如與她先生徐文彥除了積極推廣這個概念外,也希望將台灣的農業與公平貿易有所連結。記者李芷萱、傅婉芸/製作「公平貿易」的核心就是要讓消費變的有意義,扶持小農與上游生產者可以得到合理報酬,邁向經濟獨立。另外,「公平貿易」這樣的概念隱含著許多社會議題,像是人權、勞工權益、婦女地位、非法購買童工、使用農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以及食品安全等等。這些問題的根本,大多源自農民辛苦耕耘與得到的報酬不成比例。而余宛如與徐文彥為了落實「公平貿易」的概念,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也陸續了成立像是生態綠、好樣綠、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等等的組織,生態綠也是台灣第一家經過認證的公平貿易的公司。起初,他們將公平貿易的第一步鎖定在咖啡,因為他們認為咖啡在台灣的市場還有長足的空間,不像流行服飾那樣的商品淘汰率高。後來,又開始推公平貿易的農、漁產品,便在南崁開了一家現場烹煮,過程完全透明化的店。「食物與人」影展,便是他們推廣「公平貿易」概念的具體行動,由於台灣民眾對這個概念不了解,大多數的都認為跟蓋上有機的標章一樣,又是另一種宣傳的噱頭。於是,余宛如與他們公司,便積極在各大專院校舉辦演講,還有播放與公平貿易相關的影片,希望可以讓台灣民眾更深刻了解,「公平貿易」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並用消費來讓公平貿易在台灣...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散打王 「拳擊阿虎」鄭文宏

【記者羅雅微、謝苡晨/台北市報導】有台灣散打王之稱的鄭文宏,因為拳擊使他越挫越勇,不服輸的精神、堅毅的性格,並抱持自己的理念勇往直前,一九九○至二○○七年,全國運動會共辦十四次,鄭文宏共參賽十二次,打到業餘拳擊年齡限制卅四歲為止,為男子拳擊參賽最多次記錄,成績五次第三名,兩次第二名。記者羅雅微、謝苡晨/製作國家A級拳擊教練、國內拳擊 KO 紀錄保持人的鄭文宏,因為小時候被同學欺負,於是高中進入拳擊社想保護自己,他拼命練體能、早上去操場跑步、放學後留下來打沙袋,一天約五個小時的練習量,訓練自己越挫越勇的精神。努力沒白費,他在一九九一年獲得全國中正盃拳擊冠軍、中日高校交流賽拳擊冠軍及一九九二年全國高中拳擊冠軍等獎項。他說,當時練拳擊時父母還不知,直到打出一些成績,才敢告知父母,他們也逐漸認同。由於優秀的成績保送台中體專,休學之後不幸車禍,造成左小腿粉碎性骨折,手術不太成功,腳的力氣不如從前,必須休養一陣子,無法打比賽。朋友便介紹他當有錢人和角頭老大的保鑣,但當時不清楚雇主身分和背景,容易游走法律邊緣,因而入獄。出獄後,他又再度燃起對拳擊的熱情,不斷地訓練體能,參加高雄區運會並獲得拳擊超重量級亞軍。不服輸的他,為了拿下冠軍,每天早上起來跑步、打拳、爬樓梯、搬重物,練習約兩個多月,繼續參加比賽,後來雖然沒獲得冠軍,但已是「志在參加,不在得獎。」七年前,他選擇來台北找工作,他說只要肯做是餓不死的,也曾在工地打過工。因為在台灣,贏一場拳擊比賽只能獲一、兩千元,光靠這些是無法養活自己。目前在...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廢物再利用 寶之林創造綠色奇蹟

【記者蕭令婕、李榮晉/台中市採訪報導】你知道家中的鍋、碗、瓢、盆也能成為椅子上的裝飾品嗎?你知道廢棄的帆布結合床的支架也能變成一座涼亭嗎?在台中有一個叫「寶之林」的地方,這裡的藝術品是由知名藝術家或是學生發揮創意,利用廢棄物製作而成的,整個園區宛如一座戶外的美術館,吸引許多遊客來這裡參觀或是購買二手的便宜家具。 記者蕭令婕、李榮晉/製作寶之林是位於台中市北屯區的二手家具回收場,隸屬於台中市環保局,二OO二年成立,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利用軍功國小的臨時教室組合屋原址建立而成。原先的功能只是二手家具回收,但漸漸的發覺舊家具也能重新整理變得煥然一新,於是調度對木工了解的十二位環保局的同仁們將家具重新清洗、修整,然後再以原價的二到三折賣出,扣除材料費後,所得則捐給慈善機構。然而有些家具已無法再利用,這些廢棄物該怎麼處理,成為寶之林員工的疑問。他們將家具拆解,讓家中需要的民眾申請部分完好零件,之後又更進一步發展出環保藝術,與雕刻家協會、大專院校等機構合作,請他們推薦人才來做環保藝術的工作,希望能宣導提倡做環保的層次。從什麼都沒有的二手回收廠,到現在如同藝術館般的展示空間,都是寶之林員工每個星期開會一點一滴提出的結果,從第一件作品開始到現在整個園區內充滿了作品,技士洪金火說,這都是每次的突發奇想創造的,環保局同仁們發現廢棄物也可以用在創作上,於是先跟雕刻家協會合作,請他們推薦適合的雕刻家名單,為寶之林打造獨一無二的作品。現在的寶之林園區內有許多的創作,而今年,寶之林的員工又突發奇想的希望能...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汶水茶壽 手編稻桿保溫情

【記者許君蝶/苗栗報導】位於苗栗汶水有一種手編稻草製成的容器,內裡鋪了一層客家花布,塞滿了棉花,保溫效果可達八小時,因為可以保溫茶壺、喝茶長壽之故,故取名為「茶壽」。記者許君蝶/製作茶壽的背後有一個溫馨的小故事,由於民國五六十年代,盛行養十姊妹(是雀形目的一種鳥類),家家戶戶都有養鳥,便用手工編織稻草製成鳥窩販售貼補家用;養鳥風潮退去後,劉玉英女士的阿嬤靈機一動,想說稻草可以孵蛋、保暖,在過去鄉下只能用木柴燒茶,體恤阿公上山工作辛勞,只能吃冷飯、喝冷茶,何不做一個大一點的給阿公放茶壺保溫?結果保溫效果可達八小時,到家做客的客人看了也覺得很新奇,阿嬤也做出興趣,便一直做下去,便有了「茶壽」的由來。原先的鳥籠是用稻草及塑膠繩編織而成,沒有線條的造型;現代人喜歡麻繩復古的感覺,於是劉玉英女士都改用麻繩,也改良蓋子的造型方便拿取,為了增加實用性,又發明了隔熱墊、奶瓶、便當盒、花瓶等,都是相當貼近生活的用品,一個可以用十年以上,兼具美感及實用性,也是客家人節儉美德的象徵,劉女士說:「現在油電都漲價了,使用這個省電又環保」一個茶壽的完成,要先到田裡挑選健康的稻草,割稻時要去監工,將稻稈載回家曬乾後還得一束一束割短,剝去葉子,才能編成茶壽的草窩、草蓋,最後還得縫上棉花做成的內襯,平均一個茶壽扣除前置作業,要花費兩天左右才能完工。劉玉英女士頂著老花眼鏡,手拿布袋針,一針一針的仔細的縫,每一針還得用力拉緊,專注的神情流露出了她對著這項手工藝的愛與堅持。七十三歲的劉玉英女士,為了不讓這項傳統手工藝...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伴侶盟 開創台灣多元家庭新紀元

【記者劉潔萱、莊沛儀 /台北市報導】家庭的組成應該是什麼樣子?一般大眾對「家」的定義都侷限在由爸爸、媽媽和孩子所建構出來的模式。但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希望打破傳統婚姻制定出的狹隘婚姻系統,讓所有的公民,不管是同性戀者、異性戀者、跨性別或單身,都可以享有成家、選擇伴侶的權利。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二〇〇九年底成立,由婦 女新知基金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女同志拉拉手協會、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和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等許多性別權益促進組織共同組成。儘管各個團體代表的族群 和追求的宗旨都不同,但他們皆為了推動伴侶法和同志婚姻權而凝聚在一起,並以此為目標共同努力。去年九月底,他們也終於成功推出台灣多元家庭法制化第一波的民法修正草案。 一男一女攜手步入婚姻被視為現代社會正常成人生活的規範價值,因此單身、同居不婚或同性戀容易遭受社會汙名化,被視為邊緣族群。許秀雯說,過去結婚其實是沒有選擇的,因為唯有透過婚姻所建構的「家」,法律才會認可彼此間的親屬關係,給予資源、權利和利益;此外,附著在婚姻制度底下的文化的性別符碼往往讓人們 不得不扮演既定規劃好的角色,捨棄心中想呈現的自己。 為了改變上述情況,許秀雯說,伴侶制度和多人家屬制概念因而誕生。這兩個制度跟婚姻制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並不以性和生育做為成家的目的。在伴侶盟提出的草案中,伴侶的結合不僅不限性別,也不以性關係作為必要條件,只要兩個人願意承諾互相照顧、共組家庭,就可以登記成為伴侶。在多人家屬制方面,它強調不以血緣當做家庭基礎,一群相互扶持多年的好友也能組成家庭。另外,跟婚姻制比較起來,伴侶法更容易締結和解除,因為若要離婚還要經過一連串的裁決和經雙方同意,往往會造成「歹戲拖棚」的景況;而伴侶法只需一方認為這樣的關係無法繼續下去,就可解除契約。...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大溪國小衝浪課 學校利用在地資源

【記者徐唯庭、黃若婷/宜蘭縣報導】位於宜蘭縣的大溪國小是台灣最靠近海的學校,只隔一條防波堤步道就是北台灣著名的衝浪勝地-蜜月灣,外海為太平洋,如同沒有邊界的特色學校。大溪國小 發展衝浪課程,利用獨特資源 利用在地資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和大自然和平相處、並藉由認識海洋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記者黃若婷、徐唯庭/製作 每逢四至六月天氣轉為溫暖,學校開始將衝浪教學排進各年級的體育課,並在星期二下午有固定的衝浪社課,喜愛衝浪的學生都可以自由參加;校內還有設備齊全的盥洗室、衝浪板展示和衝浪教學歷史的「小博物館」,讓外地人可以借去衝浪。除了體育課外,為了讓學生更認識蜜月灣的環境資源,藝術人文課中安排了雕刻衝浪板、彩繪石頭貓頭鷹,校長張文光表示,學生能藉由這些課程更認識海洋,台灣是海島國家,我們又是最接近海洋的小學,學習愛惜和保護環境是很重要的。「小朋友住在靠海地區,但因為家長捕魚的關係擔心安全問題,反而不讓孩子靠近海邊,但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可能自己跑去玩」,大溪國小幹事李立中說,我們希望藉由衝浪課程,學生能了解海、接觸海、可以享受它,也可以學如何自救、去照顧自己的安全。「其實衝浪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總務主任黃國禎表示, 二〇〇五年中華民國滑浪協會秘書長鍾文乾到校指導,偶然發現一種「趴式衝浪」容易上手、較安全很適合讓學生學習;蜜月灣這麼好的資源,常常都只看到外地人特地來此衝浪,「在地資源、在地學生要充分運用」因為秉持著這項教育理念,衝浪課程的推動正式展開。推動初期面臨了師資不足...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到北投梅庭 認識于右任書法

【記者林穎、張方瑄/台北市報導】你有看過台灣電力公司標誌上的字嗎?你曾仔細看過鼎泰豐的招牌嗎?你知道那是誰寫的嗎?這些都是出自「一代草聖」于右任之手。位在北投的「梅庭」是于右任的避暑別館,二○一○年一月開放參觀,展示許多出自于右任所寫的書法作品。  于右任為反清革命先驅、前監察院長。除了在政治上為人所知外,于右任在書法上成就非凡,一九三二年開始研究草書,之後創立並推展標準草書,被尊為「當代草聖」。當時認為有鎮印的題字可幫助蓬勃發展,所以至今還是可以見到許多公司額匾都是由他親筆題署,如鼎泰豐、國軍英雄館、行天宮等。林穎、張方瑄/攝影梅庭建於一九三○年代,建築外觀部分呈現東西合併的建築風格。建築物上層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架構,因當時正值珍珠港事件,所以下層則為防空避難室,為二次大戰初期的建造形式,採西式鋼筋混泥土結構。梅庭側邊有特殊的城垛式外牆,在當時有防禦的作用。梅庭為見證戰爭時代的建築,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林穎、張方瑄攝影一九五二年于右任以梅庭為避暑、避壽及避關說之地,梅庭最大特色為于右任題字的門牌。館內導覽人員蔡憲宗表示,據于右任兒子說于右任很愛梅、蘭,因為梅代表傲骨、清高,可能因此命名梅庭。不過,梅庭雖稱為梅庭,卻沒有一棵梅花,於是在二○一○年開幕時,台北市長郝龍斌及于三公子在後院一人種一棵梅樹。擔任解說員志工隊隊長的蔡憲宗,從學校教務主任退休後,每個禮拜四都會來梅庭替遊客解說,他說:「這裡的志工共有二十二位,每個人都很有熱忱,只要遊客一來,就會主動上前介紹。」梅庭內部曾設有一座溫泉澡堂,呼應北投在地文化,現改為茶憩小室。書桌也仿照于右任在青田街住處的擺設,供民眾觀賞。開放梅庭是為了喚起民眾保護歷史文化與生態環境的意識,並讓民眾對歷史建物有進一步的了解。...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太陽能溫室滴灌 造水回收再利用

【記者趙敏、彭敬婷/新北市報導】東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副教授林景行帶領系上學生團隊,共同研發出太陽能溫室滴灌系統。藉著太陽能提供的電源,將空氣中的濕氣凝結成水份加以過濾,取得乾淨水份後便可以運用在溫室植栽灌溉,達到節能減碳、水資源再利用的目標。台灣的降雨量雖大卻分布不均勻,甚至被稱作「雨量豐沛的缺水國」。林景行說,當遭遇到各式天災,例如地震、海嘯時,要取得乾淨的水源更是不容易,於是考量到台灣的濕度也很高,他開始思考關於水的回收或再利用的可能。「一開始的構想是,如何利用一個很小的機器,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之下,我們能夠取得一些乾淨的生活用水。」 太陽能空氣造水機是太陽能溫室滴灌系統的主要構造,整個系統是由兩大核心構成,一是太陽能的收集系統,包括太陽能板、蓄電池等;一是熱交換器系統,包含最重要的致冷晶片。致冷晶片通電後,可在兩面產生一冷一熱的溫差,此時透過冷端的那一面,將空氣中的水份凝結下來就是系統中產生的重要水份,再經過簡單的過濾就可以使用。 目前研發出太陽能空氣造水機的小型實驗模組,一天大約可生成500cc的水量,未來可依實際運用情形放大或縮小。林景行說,系統中的致冷晶片雖耗電量不大也不需進行太多維護,但是產生水量的速度緩慢,因此以不需花費太多水量的滴灌形式最為合適,用水效率也會提高。而溫室的植栽數量不多,正好符合這個系統的運用。...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阮錦源 縱橫陸海空的「獨腳鐵人」

【記者羅雅微、謝苡晨/基隆市報導】有「獨腳鐵人」之稱的阮錦源,卅歲時因車禍失去左腳,但他坦然接受,對生命永不放棄,並且積極復健,今年五十七歲的他不但是水中絞龍、參加十次的鐵人三項比賽、擁有飛行傘證照、也代表台灣參加射擊比賽,榮獲一九九九年紐西蘭世界盃殘障個人組自由手槍亞軍,可說是包辦陸海空的箇中好手。現擔任紅十字會基隆支會救生員的阮錦源,卅歲那年發生車禍,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因為失血過多一度以為無法存活,在醫院一覺醒來時,赫然發現自己的左小腿已被截肢,一開始雖難以置信,但樂觀開朗的他,經過一陣沉思後他欣然接受。當時家中有兩位孩子需要照顧,同時也是家裡的經濟支柱,阮錦源忍住被截肢的痛苦,開始學游泳,做為復健的方式。他說車禍前只會游抬頭蛙,少了一條腿後連要靠著單腳跳到泳池都會擔心滑倒,甚至遭受異樣眼光看待。但他仍鼓起勇氣告訴自己,為了身體、以後的路著想,必須堅持下去。單腳游泳較費力,但有運動細胞的他,靠著自我學習,漸漸地抓到平衡點。經過不斷地練習,他的游泳實力已超越一般四肢健全者,也參加過無數次比賽,奪過許多金牌。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參加台灣殘障運動會游泳項目,榮獲金牌各三面和五面。也擅長跑步的阮錦源說車禍前,工作整天下來已經很累,下班後他還是堅持跑完十公里的路程,少了一條腿後他還是持之以恆。因此,當有馬拉松比賽時,他總是推著輪椅和選手們一起奔馳,不僅是鍛鍊身體,還能從中享受超越別人的快感。然而好勝心強的他覺得用輪椅贏四肢健全者不公平,於是他裝上義肢,和選手們一同競賽,當追贏其他選手...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