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桃米生態村 打造青蛙大觀園

【記者陳琬婷、游凱翔、王藝霖/南投縣報導】位於南投埔里的桃米生態村,從九二一災後重建到現在,已歷經十二年,目前轉型成以生態旅遊為主的桃米生態文化創意園區,佔地十八平方公里,生態物種多元,主要以青蛙生態導覽起家,並積極培訓生態解說員。




桃米生態村的重建,要從生態導覽員彭國棟和邱美蘭開始說起,二位老師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工作,因為工作內容需要進行資源調查,因此接觸到桃米社區,發現桃米社區有有豐富多元的植物和動物物種,除了有廿三種青蛙品種之外,也有蝴蝶、螢火蟲和獨角仙。

在這廿三種青蛙品種之中,包含了許多台灣原生物種的青蛙,例如:盤古蟾蜍和面天樹蛙,而屬於保育類的金線蛙和莫氏樹蛙,也都能在桃米生態村找到。

桃米自然保育及生態旅遊協會總幹事李淑惠說,青蛙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在生態村內看到這些青蛙的蹤影,就已經足夠,並不會去特別計算牠們的數量。

生態村內的民宿也配合青蛙復育計畫,幾乎一個民宿就有一個適合青蛙居住的水池。每種青蛙喜歡的環境都不同,有的喜歡活水,有的喜歡靜水,不過居民都會在池內擺枯木、石頭,讓青蛙有遮蔽物可以躲藏。社區也特別營造只有社區居民自己知道的青蛙保育私密點,平常不開放給民眾參觀。

來到生態村的遊客,可以預約生態導覽行程,如果想看蝴蝶,那麼四月到十一月是蝴蝶的旺季;青蛙則是一年四季都有,不過夏季出現的種類最多;螢火蟲則是在七、八月。

桃米生態村目前已發行社區生態報和社區植物簡介,李淑惠表示,未來會更積極發展環境復育、推廣以及深化,以及配合研究單位,整理物種資料庫,進行點、線、面的調查。

李淑惠說,要讓來到桃米生態村的旅客看到「活的博物館」,透過解說員的幫助,能認識更多生態村內的動、植物,而不僅僅是走馬看花而已。




延伸閱讀

桃米生態村旅遊協會

桃米生態村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