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裕民國小水生走廊 復育台灣原生魚類

【記者陸政錡、葉智豪/新北市報導】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裕民國小,在專任教師鍾宸瑞的努力下,於二○○一年成立水生走廊,他利用學校花台改建成專屬魚缸,加上複製棲地環境以利魚類生長,至今已成功復育超過四十種台灣原生魚類,有許多更是台灣的特有種,可觀的復育成果也讓水生走廊成為一個極富教育意義的生態專區。


.
記者葉智豪陸政錡/製作


裕民國小專任教師,同時也是「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理事長的鍾宸瑞說,在二○○一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成功復育一批保育類的蓋斑鬥魚,認為可當作物種復育的相關教材,於是發放魚苗給新北市各國中小學來養殖,裕民國小便是其中之一。在接觸到蓋斑鬥魚之前,鍾宸瑞主要的興趣是養殖觀賞用的魚類,但在當時,因為學校當中沒有人會相關的養殖方法,於是他就決定由自己來培育這些蓋斑鬥魚。為了養殖牠們,他上網找了很多資料,得知原來蓋斑鬥魚是台灣的原生魚類,並且發現培育台灣原生魚類與之前養殖觀賞魚在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這才開啟了他復育台灣原生魚類的大門。

鍾宸瑞說,為了讓學校小朋友能夠清楚的看見整隻魚,而不是只能從水池由上往下看,他認為設立魚缸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剛好校園中又有一些不常栽種的花台,於是建議校方將花台拆除改建成專屬魚缸,改建完成後便稱作水生走廊。水生走廊設立之後,鍾宸瑞還訓練了一批生態小尖兵,這些小尖兵其實就是對魚類相當有興趣的裕民國小同學,在老師一步一步的教導之下,現在只要他們一有空就會來幫忙照顧魚兒、整理環境,有時還能協助老師幫前來參觀的民眾進行導覽,算是一群非常熱心的小志工。

鍾宸瑞表示,由於原先分送的蓋斑鬥魚繁殖情況良好,他也開始復育更多台灣的原生魚類,有一部分甚至是台灣特有種。台灣的原生魚類大多具有地域性,適合特殊的生長環境,於是,他會在魚缸中複製該魚類所需的棲地環境,讓牠們更加容易生長、繁殖,在水生走廊中,每種魚類都有專屬的魚缸,甚至同種的魚類也會因生長的地方不同而產生特化,因此一樣會加以區隔,避免同化之後喪失其特異性。現在,水生走廊復育的台灣原生魚類已超過四十種,復育總數超過萬條,使用超過七十個魚缸來養殖,因此還擴增教室當作復育區,對此,鍾宸瑞雖表示成效還不錯,但還可繼續努力。

目前他也在協助其他學校做原生魚類的復育,主要是以教學為主,讓校方可以了解並且重視台灣的原生魚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很棒的生態教材。對於未來的努力目標,他則是希望可以成立台灣原生魚類的教育中心,透過對台灣原生魚類的棲地調查及資料建構,讓不僅學校甚至一般民眾也可以了解「保育做得好,就不用復育」這個觀念,畢竟復育都是不得以的,是因為生態遭受危機才需要復育,假如可以讓大家都從保育這方面開始做起,就是對這些魚類最好的復育了。




延伸閱讀

新北市新莊區裕民國民小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