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楊方儒報導】「勇於『出櫃』,把自己是同性戀的身份攤在陽光底下,是這一群y世代少年同志,擺脫過往同性戀晦暗形象的第一步。」文化議題紀錄片《美麗少年》導演陳俊志表達了新一世代弱勢邊緣族群的不同聲音。三月一日到五日,在台北華納威秀影城,即將上映《美麗少年》這一部完全本土化的少年同志文化紀錄片。這是繼人類學博士胡台麗的《穿過婆家村》之後,第二部登上一般戲院的國產紀錄片。不論是對同志運動或是對國內篳路藍縷的紀錄片歷史,都開啟了值得紀錄的一頁。陳俊志導演說,他從去年二月開始,就長期追蹤了十二個新新人類的小男生同志,一步一腳印的陸續拍下了屬於他們的每一個故事。在家庭中,兒子如何把自己是同性戀身份的事實告訴父母至親、而家人又如何因應這樣的衝擊;在社會上,要如何克服一般人既有的刻板性別價值觀、說服自己不再把自己關進黑暗的角落;在同儕間,如何有一套繼續生存下去的法則,坦白表明自己的性向讓別人接受,轉化他人的不解眼光。在拍攝的過程中,他們完整的留存下來了屬於這一世代的同志文化,也發現到這群美麗少年的共同特質,就是「以身為同性戀為榮,以實際行動,勇於現身向家庭、社會、學校挑戰,顛覆過去舊世代的衣櫃定律」。陳俊志自認在拍他第一部同志紀錄片《不只是喜宴》之前,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激進街頭同志平權運動者。在立志以「影像」來表達這個邊緣族群的生態之後,他雖然沒有錢,還是逐步完成他為力量薄弱的弱勢團體「發聲」的夢想。從台灣少有的,只用一百多萬拍片的「獨立製片人」,到現在脫離創作者的角色,到處向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