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1970年1月1日 星期四

台灣民俗文物展在華岡

【記者簡珮津/生命力報導】想要體驗台灣五千年來的風俗民情嗎?想要看看台灣祖先過去的日常生活用品嗎?不妨到位於文化大學內的華岡博物館參觀「台灣民俗文物展」,感受不同時代、不同風情的台灣!「台灣民俗文物展」展出遠從台灣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至民末清初的民生用品,高達上百件的歷史文物中包含台東卑南的史前玉器、原住民文物、寺廟木雕、剪黏及刺繡、農具等,館長陳明湘說:「希望民眾能看文物展取得靈感,不管是在藝術或研究上都能繼續發展。」以台東出土的史前玉器、石器為開端,依時間順序繞展場展出古時墳墓門口的畫像磚、台灣寺廟裝飾神像交趾陶、生陶及剪黏藝術。古時墳墓位於地底下,外型不像現在做成栱型門樣,而是以方形畫像磚做裝飾,其中包含抽象和具體(蟲魚鳥獸)圖案,對於研究當時的風俗民情有相當大的幫助。其中交趾陶是過去台灣寺廟牆上的裝飾佛像,尚未上色的交趾陶便稱為「生陶」,由於成本價位較高,後多用來送禮,寺廟上的佛像就以成本較低的「剪黏」代替,也就是在有黏性的固體外用碎玻璃黏成的佛像。展場中間分成四間隔間,一間展...

Page 1 of 1389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