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孝璋/生命力報導】
歌仔戲不再是河洛話的天下!「唭哩岸傳統劇場」於二○○三年五月十五日,在台北市北區客家文化會館演出,首次結合了客家山歌與歌仔戲,推出了客家歌仔戲,如此創舉,竟然是他們的第一次舞台經驗。
原本只是因為興趣而常聚在一起,溫淑玲黃寶讚、莊研誼林美玲和鄭瑞祥羅寶琴這三對住在北投唭哩岸的夫妻,在二○○○年時,秉著對傳統戲曲歌謠的熱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情,一同創立了「唭哩岸傳統劇場」,來推廣一些逐漸沒落的傳統文化。而「唭哩岸傳統劇場」是一個整體的名稱,旗下又分為許多,像是「唭哩岸布袋戲團」和「唭哩岸客家劇場」等,「就像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擔任客家劇場音樂總監的溫淑玲這麼形容。
傳統劇場的推生者之一的黃淑玲表示,當初他們也只是對著傳統文化及藝術有著興趣,而非這方面的專家,像她自己擅長的是西樂方面,對於傳統戲曲並不熟悉,也是在創立劇場以後,才慢慢去摸索的。後來因為在這推動劇場的三對夫妻中就有兩對是客家人,自然地,他們在許多地方加進了客家的元素,開始重心慢慢移到客家文化上,像黃淑玲本身教導客家山歌班,之後便以山歌班的成員為班底,創立了客家劇團。
「因為我們希望可以傳承,讓這些客家文化延續下去,不僅我們自己玩的愉快,更要讓年輕人能夠加入我們。」黃淑玲殷切的表示,客家文化已慢慢的凋零,像她自己雖然會聽說客家話,但都稱不上流利,年輕一代的客家人會講客家話的更是少數,為了要讓他們能學習這份文化,就要有能夠吸引他們的地方。「所以不能單靠客家山歌,更要加上動作和身段,讓這東西更好玩,變的更有趣。」這也是他們推動劇團的主因,不過客家本身的戲曲並不多,只有三腳採茶一脈較為興盛,而溫淑玲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結合歌仔戲和客家山歌。她特別請來了教歌仔戲有數十載經驗的葉淑玲老師來指導身段,教學員們歌仔戲裡的步法及手勢。將傳統山歌昇華,成為一個更新的藝術型態。
而在今年五月十日的這場演出,是他們的第一次處女秀,當日和「台灣春風歌劇團」和「北區客家會館三腳採茶戲劇研習班」的成員一同辦了「唭哩岸傳統戲曲嘉年華」。為了這次的表演,劇團裡的成員可說卯足了勁,白天上班,晚上又到文化會館練習。黃婉玲心疼地說:「團員們許多都上了年紀,對她們來說,要同時記身段跟台詞是很吃力的。」而劇團裡的夫妻檔陳紹青、林安賢表示:「在練習時的確很辛苦,因為白天都還要工作,晚上又要練習,在體力上負荷很重,不過最後能在大家面前表演出一個成果,心裡真的很欣慰。」落幕後他們一群人還捨不得脫下戲服,簇擁著走到文化會館前面要拍大合照,當然也沒忘了拉他們的大家長黃淑玲一塊去。
在表演後,黃淑玲除了感到滿意外,更希望這一次的演出,能爭取到執政當局的認同,「畢竟沒有經費很難推廣下去。」她對於推廣客家文化,除了興趣,更有著一份使命感。也很清楚的知道,要有足夠的資源,好的機會,不斷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新血的加入,才能讓這文化的生命延展下去,永續長存。所以她目前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想多拉一些年輕人進入,溫淑玲在「唭哩岸傳統戲曲嘉年華」時便不斷地強調,歡迎各方年輕朋友的加入。她相信有了年輕一代的活力與創造力,才能使這個組織更成長茁壯,才使客家文化更上一層,更深入更精采。
延伸閱讀:
1.唭哩岸傳統劇場
2.北市客家活動快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