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沛軒/生命力報導】
一直以來,銀行員被視為像金飯碗的工作,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很難讓人跟「弱勢族群」聯想在一起,然而大環境的不景氣,合併、金控的風潮下,銀行員同樣連最基本的工作權都被威脅。
今年一月,勞工陣線出版了「銀行員的異想世界」一書,紀錄了台灣第一家銀行工會崛起、茁壯的歷史,這本書不僅道出了一般銀行員的心聲,也重新檢視了「工會」的存在意涵。
有鑑於國內白領階級對工會的陌生,北商銀產業工會的秘書長蔡詩聰早在三年前就有一個構想,希望以文字紀錄的方式,一方面為北商銀產業工會的發展作一個「歷史保留」的工作,一方面也給有心參與工會者,一個最實際的實戰經驗參考。但他個人苦無額外時間撰寫,正好去年當時服務於勞陣的夏傳位對此感到興趣,在勞陣充分授權與蔡詩聰等人的協助下,經過了九個月的努力,終於促成了「銀行員的異想世界」一書的誕生。
「對勞陣而言,出版這本書的目標很明確,它是一本工會的教育書。」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孫友聯進一步說明:「我們對這本書的期許很大,不僅希望一般的銀行老闆、員工能夠閱讀,更希望能推廣到不知工會為何物的一般白領階級。他們不一定要購買,只要在書店架上看到時翻一翻,觸動他們的勞工意識,說不定就能為工會的發展儲存能量。」
北商銀產業工會的理事長鍾馥吉說:「一般民眾對於銀行員存在著過於美好的想像,主要是分不清楚公營行員跟民營行員的差別。因為早先在戒嚴時代,銀行大部分是公營的,而即使民營也是受到保護的。」「但是金融業開放後,銀行數量大增,民營行員不像公營的那麼有保障,講穿了,就跟一般的勞工一樣。」
孫友聯表示:「受雇者即勞工。」,他說:「這是很清楚的。只是像銀行員這樣的白領階級平時不會去注意或承認自己是個勞工的身分。只有在遭到裁員、領不到加班費的時候,『勞工意識』才會被激發出來。」
北商銀產業工會的秘書長蔡詩聰也補充說:「在個性上,銀行員本來就比較『精』,很會『算』,講難聽一點是比較怕死、短視、本位,沒有像藍領的勞工有勇氣。」鍾馥吉則說,根據他的了解,白領產業有工會的比例甚低,甚至還有許多是「閹雞工會」(工會的人事由資方操控)。
蔡詩聰說:「以前的時代政府不希望勞工組織工會,以各種手段使工會無法壯大,現在時空環境不同了,法令甚至鼓勵勞工組成工會,對工會的存在。」「最主要的問題來自於勞工本身對工會這個組織的認知還不夠。」鍾馥吉希望藉由「銀行員的異想世界」一書,給一般的白領階層更多的啟示,更進一步認識工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延伸閱讀:
1.台灣勞工陣線
2.台北國際商業銀行產業工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