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羿婕/生命力報導】
「八月半、月光圓,月半當晝食粄圓,豆沙月餅甜又圓,卵黃月餅香又圓。八月半、月光圓,食了月餅笑連連,月圓人圓大團圓,家庭美滿就係圓。」
這是一首客家歌謠,「八月半」指的就是中秋節,是客家人相當重視的節日,此詞便描寫著中秋節「月圓人團圓」的意境。作者是目前任教於苗栗縣頭份國小的林勤妹老師,對於客家文化,她總有著一份「捍衛」的責任感。
一九七O年畢業於台北市立女子師專﹝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校師資科音樂組的林勤妹,除了本身的音樂專長以外,也喜歡文學,身為客家人的她,獨鍾客語寫作,創作客家歌謠與詩詞吟唱就是她的嗜好,也是專長。「我一直在做的,就是將音樂、文學與客語結合。」所以林勤妹不僅寫曲,對於客家詩詞的寫作與吟唱也很有一套。
「從事創作,要比別人有更敏銳的觀察力,閱讀是很好的培養工具。」林勤妹說,她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閱讀各種書籍,不僅磨練出觀察的敏感度,更讓她體認到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性。而她一直在身體力行的「捍衛客家母語」行動也就應運而生。
「因為喜歡寫東西,所以我也喜歡投稿,不管是客家詩詞或是評論文章,都希望可以藉此呼籲大眾。」從一九九一年起,林勤妹就開始投稿有關於維護客家文化的文章,她表示,當時社會對本土文化的重視不如今日,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她這樣的作為很「另類」。
林勤妹說:「其實這樣呼籲的影響性很低啦,但是我總覺得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所以別人覺得我很奇怪,倒不如說我比較先知先覺。」她表示自己很早就體認到客家文化日漸衰落的嚴重性,但憑自己微薄的力量,只能盡力而為。
在轉任頭份國小之前,林勤妹於龍潭國小服務了三十年,其中除了不斷投稿、到各地演講、實施國語、客語雙語教學以外,還與龍潭國小校長范姜運榮達成共識,在校園中成功推動了客家歌謠教學,並且讓全校師生重新認識了客家語言文化。
對於這種客家母語在校園內生根,也讓客家歌謠散播校園的做法,林勤妹表示:「推廣客家話,就要從教育基層做起。」她舉例說明,現在的教育趨勢傾向「國際化」,卻又同時要求「本土化」,於是在九年一貫的體制下,小學生既要學習英語又必須兼顧各種鄉土語言,對學生來說其實是一種很大的負擔。
再者,她表示,鄉土語言幾乎是不考試的,所以相對之下,學生和家長也容易將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這會讓本土的族群語言流於『次方言』,族群語言的消失真的是指日可待。」林勤妹說,這樣的制度既是推手,也是殺手,讓母語斷層逐日浮現。「所以對我們客家人來說,母語的傳承不但很辛苦,也可以說真的是很可悲啊!」
林勤妹擔任過許多合唱團的指導老師,二OOO年調任到頭份國小之後,自然也成為頭份國小合唱團的指導老師之一。林勤妹表示,只要他接手一個合唱團,就會在音樂中融入客語,因此,頭份國小合唱團便於同年三月重新組織,開始推廣藝術與人文的教學,以作為推動校園裡母語教學的原動力。
此外,她一直有個想法:「光自己會客家歌謠有什麼用,當然要讓大家一起學習才有效!」因為有這樣的出發點,讓她開始不斷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單位爭取經費,錄製客家歌謠、詩詞吟唱的CD,她認為大家一起來學唱這些客家歌謠會有更直接的效果。
林勤妹表示,許多客家歌謠的曲調與所描述的情境都是比較傳統的,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接受,「古老調的客家山歌特色還是必須給予保留、傳承,但是為了順應時代潮流,也不能裹足不前。」因此,她推廣客家詩詞吟唱的方式,便是「保留傳統、再創新」,創作新曲調,再將詞寫得更生活化,讓客家歌謠也能融入新的元素。
推廣客家詩詞吟唱這麼久的時間,林勤妹獲得許多殊榮與讚譽,這些都帶給她莫大的成就感及支持的動力,「但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小了,希望有心人士都能以實際行動來珍惜母語資產,不要讓鄉土語言只能一直處於弱勢地位。」這就是林勤妹一直以來最大的期望。
延伸閱讀:
1.頭份國小客家合唱團
2.推廣客語詩詞吟唱、客家童謠快樂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