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亭均/生命力報導】在南投縣的中寮鄉和興村,歷經九二一大震災、風災、土石流後,居民們深深體認到,應該要共同改造環境,建設一個能和大地永續共存的「有機文化村」。這個計畫先從宣導「檳榔變綠林」開始,種植三十六萬棵樹,推展維護地力的森林農耕法及有機農業、有機休閒觀光地,進而帶動中寮鄉的發展。
中寮鄉有機文化協會總幹事張桎源說,有機文化村的構想淵源,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緊鄰九份二山的和興村,震災後,山壁嚴重裸露。在考量村民的安全下,村長等人規劃要遷村。但這個地方不是全面危險,遷村只是部分區域。然而利益團體和公益團體熱心過度,誤報消息,讓大眾以為和興村是個很危險的地方。因此在隔年的四月,農民要向銀行貸款時,發現銀行把和興村的土地列為不可貸款的危險土地。無法貸款,也就沒法耕種。
地震還未發生前,張桎源在台中經營一家有機食品健康小舖的連鎖店。當他知道家鄉面臨遷村的危機時,他開始號召村民,成立在地人的重建工作站。「這樣的誤報對我們是二度傷害。不是天災,而是人禍。」他和弟弟、幾個家鄉人士討論的結果,召開村民大會,決定反遷村,也成立了中寮鄉有機文化協會來推動計畫。
他們找了附近的基金會尋求幫助,但像這樣的構想最好從基層的行政體系下手,基金會能幫的忙不多。張桎源說,他覺得一定要自己站起來,自助而後人助。像他以前做有機產品店,覺得理念很好,台灣卻還沒流行。而現在除了擴展「有機」的觀念外,另外要提倡文化村的概念,是要把以前農村刻苦耐勞的精神傳下去。「我們希望這個村子能尊重大地、尊重生命,和大地的平衡共生,所以取名有機文化村。」張桎源說。
建立有機文化村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發起造林植樹,「檳榔變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他們申請政府的重建大軍來幫忙,成立餐廳、檳榔加工廠,將檳榔樹不要的東西加以利用。接著預計要種三十萬棵樹。張桎源說:「我們種樹的觀念,有了突破。不要馬上就想要造整片的林,而是能在土地多種一棵樹,它就是一棵樹。」他們利用每個週末,和村民慢慢解說,能種樹的地方,就不種檳榔改種樹;另外推動森林農耕法,讓土地不超限利用、做好水土保持、不濫用化學物質以避免土地荒漠化,達成與大地和平共處的目標。
有機文化協會用在地人工作,用企業化的管理,賦予村民責任。另外擴充文化層面,蒐集地方老照片作為文史館的資料,將中寮鄉的文化帶動起來。「有人問是不是政府給了很多經費讓我們建設?其實我們最缺乏的,就是經費。我們靠著自己辦活動、從農產、產品得到利潤,再買材料建設。而職訓局職業訓練中心,提供我們災區的永續就業工程的計畫和災民,讓我們找到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才得以重建我們的家鄉。」張桎源說。
原本在台中工作的和興村村民曾秀敏說,在九二一之後,因機緣回到了家鄉,進入有機文化協會工作。她認為,有機文化村的概念,讓整個村子環境改變了許多。以前的村民都各作各的事,現在因為投入有機文化村的建設,相聚的時間變多了,九百多人的村子因此變得更團結,更有凝聚力。曾秀敏說,能夠回來為自己的家鄉付出貢獻,是很有意義的事。
「可以算是擇善固執吧!」中寮鄉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黃國忠表示,地震以後,大家受了很多驚嚇和創傷,仍是希望守住家園,如果硬要遷村,大家都捨不得。一路走來,雖然很艱辛,但大家都有凝聚的心,有共識為自己的社區打拼,因此建設得很迅速。像有些老媽媽,住在組合屋,兩三個月回來後,都不認得了自己的家鄉變成了新的樣子。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和興村開創了民間造林的成功經驗。另外,農民所種出來的有機菜和有機餐,漸漸有了名聲。和興村已從災變中自己努力站了起來,朝向有機休閒觀光地和生態公園之路邁進。
延伸閱讀
中寮鄉有機文化村
和興村生態關懷之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