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智傑/生命力報導】
日前,台中縣教育局行文各校,明令禁止學生參加家將團,以「避免幫派進入校園,造成學生中輟或誤入歧途」,引起宗教藝文界人士的反彈,認為不應該將藝陣文化與輔導教育混為一談。一向以宮廟少年為輔導重點的大同少年輔導組督導樂洋如說:「這是個別性的問題,不能因此否定藝陣文化的存在價值。」
身為台北古老社區之一的大同區,最大的特色便在於眾多的廟宇及古蹟,因此成為僅次於萬華區擁有廟宇神壇的第二大區域,加上每年都會盛大舉行的祭典活動,讓大同區的少年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這些宗教民俗文化。根據大同少輔組的統計,在大同區約一萬名的少年人口中,至少有一百位左右的少年參與家將團及陣頭的活動。於是,從六年前起,大同少輔組便開始深入了解宮廟少年的生態環境,希望因此能減少外界對宮廟少年既有的負面印象。
「這些孩子們缺少正當的休閒活動,加上消費能力不高,所以就喜歡往廟裡面跑。」樂洋如說。跟其他區域比起來,大同區的人口從事服務業的比例很高,所以很多家長沒有時間跟孩子相處,自然也對他們沒有太大的約束力。除了這些外在的環境因素以外,樂洋如認為,孩子們可以從出陣的表演中獲得被注目的機會,甚至從中找到團體的歸屬感,這才是他們參與家將團的最大動機。「很多人會認為孩子們是因為經濟的因素,其實並不然,有的時候他們只是想藉此得到被重視的感覺。」樂洋如笑著說,有些重「義氣」的孩子還會義務幫忙演出,即使酬勞只有一份便當。
樂洋如表示,早期的家將團在管理上十分嚴格,所以加入的孩子都會因此受到約束,不敢在外面惹事生非。「只是現在時代變了,雖然好的將團領導人還是有,不過卻也出現了專門利用宮廟少年從事非法行為的人。」樂洋如說,其實重點還是在於孩子本身的行為與觀念,所以在進行輔導工作時,他們並不會強制禁止孩子參加家將團,而是教導孩子正確地看待這些宗教文化藝術,進而將層面提昇至對其所成長之社區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阿偉(化名)是大同區一所國中的學生,平常雖然頑皮了些,不過在課業上的表現一直都很正常,熱愛撞球跟街舞的他,在去年透過少輔組的活動開始接觸到藝陣文化後,便積極參與廟宇的表演,甚至會主動要求少輔組多舉辦相關的活動。阿偉的家庭是一般的中產階級,父母在得知後並沒有強烈的反對,只要求他不能因此耽誤學校的課業,讓阿偉感到非常窩心。
談到學校與家長對於孩子參加將團的反應,樂洋如表示,其實這也是個別性的問題,有些家長甚至本身就是將團的陣頭,當然不會反對孩子參加。「不過,還是會有反對的家長,前陣子原本有學校打算成立有關民俗藝技的社團,結果就是在家長的強力抵制下草草收場。」樂洋如說。為了讓學校與家長對藝陣文化有更正確的觀念,大同少輔組也計劃在今年進行民俗文化的巡迴宣導活動,透過走入校園表演,去除他們對於從事廟會活動少年的刻板印象。
「與其一味地去禁止他們參加,不如讓他們了解這些活動背後真正的意義。」樂洋如說,藝陣文化是大同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他希望透過少輔組的輔導工作能讓更多的孩子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進而認同自己的社區文化。「我們還計劃將『宮廟少年』的用語改為『采風少年』,因為『采風』代表的涵義,就是一種民俗文化的象徵。」樂洋如希望,外界在關懷這些孩子們的同時,也能尊重傳統藝陣文化的存在性。
台北市大同少年輔導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