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9日 星期三

他們「放逐」台灣 只為搏一個未來

1 【記者郭沛軒/生命力報導】

「亞洲放逐」是一部電視紀錄片,描述三位泰國勞工來到台灣工作,卻不幸因為工廠惡性倒閉,雖力求抗爭,最終仍求償無門被遣送回國的真實故事。本片在一九九九年製作完成,去年曾在公共電視播放。最近以「亞洲放逐」為內容的紀錄電影「離鄉背井去打工」,還在台北電影節獲獎。

「亞洲放逐」的製作人,光啟社社長周文義說,「亞洲放逐」一片催生的主要動機,是副社長丁松筠神父平時就喜歡接觸外籍勞工。此外,光啟社另外有位雷神父一向對亞洲文化中的人口移動與經濟發展存有高度興趣,加上九八年時發生了擎揚工廠惡性倒閉事件,造成近百名外勞完全拿不到薪水,還面臨要被遣送出境。光啟社因而開始籌畫拍攝此片,希望能喚起社會大眾對外勞處境的重視。

周文義說,製作「亞洲放逐」一片,所花費的時間與經費都十分龐大。因為除了拍攝外勞在台灣工作的情形與抗爭的片段之外,工作小組還前往泰國,實際拍攝這些泰勞在母國的生活景象。「而且這部影片至今仍無收入。」周文義說,所有的製作費用除了光啟社本身負擔外,也只有靠善心團體的捐贈。「原先期望以電影的方式製作,但礙於經費,最後也只能改以電視紀錄片的方式製作。」

周文義表示,「亞洲放逐」跟一般紀錄片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僅陳述一個社會現象,而且試圖探討心理層次的問題。「我們替『亞洲放逐』做了一句解釋-拿生命搏一個未來。」「亞洲放逐」一片,是敘述泰勞桑菲特、查亞、尼亞到台灣打拚的故事。他們三人為了到台灣工作,向銀行借了錢支付昂貴的仲介費用,第一年的薪水幾乎只用來償還仲介費,結果就在這時,碰上工廠倒閉,被迫回國。另外,有人還因為離開家鄉的這段期間,失去了妻子跟女兒。然而,當他們被問到是否還願意到台灣工作時,答案竟然都是肯定的。

擎揚工廠惡意倒閉時,當時任職於希望職工中心的龔尤倩曾多次帶領外勞們進行抗爭。龔尤倩認為,來台灣工作的外勞多半出身於務農的泰國東北部,對他們來說,台灣就是一種現代化與優越化的象徵,跟他們生長的地方比較起來,台灣是有希望的。龔尤倩說:「來台灣除了最基本的目的-賺錢改善家庭生活之外,對外勞來說,來台灣還代表著一種『文化上升』!」

「就因為有希望,所以他們覺得值得試試看。」龔尤倩繼續說到,即使是處在台灣產業結構的最底層,而且勞動條件中存在著3D(即Dirty骯髒、Difficult 辛苦、Dangerous 危險)的工作環境,外勞們還是願意冒險。只是,這場「冒險」就像進賭場試手氣一樣,不一定每個人都能賺著錢回去。

周文義說,「亞洲放逐」雖然無法實際改善外勞們的物質生活,但相信至少能對外勞們的精神生活有所幫助,他希望這部片能夠引起政府對外勞問題的重視與關心。龔尤倩則認為,外勞對於台灣而言,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外勞來台灣找工作,其實就像早年中國人去美國當苦力一樣。她期待,像類似「亞洲放逐」的紀錄片,能提供台灣在產業教育、社會福利與種族對待等方面,進步的機會與動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