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1日 星期二

客家雜誌 推動客家文藝復興之手

【記者郭羿婕/生命力報導】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萬客家人走上街頭,以「全面開放客語電視節目、修改廣電法第二十條對方言之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建立多開放的語言政策」為訴求,積極爭取客家話的發言權,不僅在兩年內首先促成客語電視節目的開放,更寫下客家運動的先頁。這就是當年的「還我母語大遊行」。

「還我母語大遊行」讓客家人首次為了自己的權益走上街頭,也是台灣首度以文化層面為主題的街頭運動,而這樣一個震撼台灣社會與政府當局的大遊行,其幕後的推手就是現已改名為《客家雜誌》的《客家風雲雜誌》。

現任《客家雜誌》副總編輯的陳康宏表示,為了爭取客家人發聲、維護台灣的客家文化,《客家風雲》於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創刊,由全省客家菁英、知識青年專業人士所共同創辦,代表著對客家人權益與尊嚴意識的大覺醒;在創刊隔年成功推動「還我母語運動」後,雜誌的銷售量曾一度暴增,後來卻因為太強烈的政治色彩,使得訂戶暴跌,終至無法維持。

幸好,之後有枋寮褒忠義民廟的大筆捐款支持,《客家風雲》才能重新調整步伐,改名為《客家雜誌》,並以「政黨站兩邊、客家擺中間」的立場繼續經營。同時,原創人馬相繼退出,改由學術文化界人士接手,風格也轉為少提政治多提文化,一切以客家為優先,期能督促政府單位及各黨各派,為爭取客家權益做最大的努力。

「在台灣眾多期刊中,《客家雜誌》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幾乎百分之百純客家。」陳康宏說,《客家雜誌》的純度很高,全部內容都跟客家有關,專門介紹客家的人地事物,不僅有時事評論、活動報導、人物專訪、讀者投書,還有客家歷史的典故、人物介紹及客語字、俗語、歌謠教學等等。

其中,還有部分文章是以客家文字寫成的,「只是客家字不夠普及,所以很多讀者看不懂,目前還沒辦法全面使用客家文字。」但無論如何,《客家雜誌》所希望的就是透過對客家史、客家事的報導和解說,提昇客家人的族群意識,讓客家人以自己為榮。

從《客家風雲》到《客家雜誌》走過的這十五年以來,曾三度面臨倒閉危機,陳康宏說,幸好有許多人願意幫助,才能有驚無險地度過難關,「其實,文化性的刊物本來就不好經營,所以很多客家文化性的雜誌早已陸續倒閉了。」因此,對《客家雜誌》來說,這些曾經伸出援手的貴人,著實讓他們由衷感激。

「我們現在應該算是半商業化經營,因為我們所做的幾乎都是『奉獻』,而且為了節省開支,也為了永續經營,我們雜誌沒辦法製作得太精美,也沒辦法像其他雜誌那樣使用全彩印刷。」他說,《客家雜誌》經常收到各地民眾的投稿,但兩年前開始,也因為經費不足而無法繼續給予稿費,只能改以「投稿經錄用就送五本雜誌」的方案來酬謝投稿者。

邁入第十六年的《客家雜誌》,現在所強調的是「柔性訴求」,「遊行一下子就沒了,大家喊一喊就忘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文化、教育來推動,把思想擴散出去是我們當前最努力的目標。」陳康宏說,《客家雜誌》每年都舉辦的「客家文化夏令營」就是最好的證明,讓客家生活實際進入校園裡「紮根」,除此之外,他們也著手籌辦許多活動,例如座談會、學術研討會,甚至是今年在台北燈會展出的客家主題花燈等等,都是他們落實客家文化的行動。

陳康宏表示,當初《客家風雲》的創立宗旨和「還我母語運動」的訴求,正逐步實現中,「像我們在風雲時代一直鼓吹的『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就在我們預期的時間內達成,甚至還快得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真的很欣慰!」他說,從前《客家雜誌》常帶頭革命、爭取發聲、傳承母語,近兩年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對他們而言,「監督」的角色反而是更重要的了。

過去有心人士一再呼籲要「發揚客家文化意識」,陳康宏則認為,目前最需努力的方向應該放在「提供客語就業市場」,「如果你跟一個小孩說,講客家話是為了發揚客家文化,他怎麼聽得進去?要讓他覺得學客語對日後有幫助,他才願意學習,就像英語,具備好的英語能力,不僅日後工作機會多,各方面也佔優勢,有這種動力人家才要學啊!」他說,基於現實面的考量,不得不換這個方向思考,客家人或許在眾多行業中是強勢、是龍頭,但在文化上卻是弱勢,根本沒有競爭力。

「大體看來,目前客家文化發展的狀況不錯,但客家話還是有消失的可能。」陳康宏說,講客家話要從生活底層做起才有用,「說客語不是一種表演、一種樣版,應該在日常生活實踐。」他看過許多人常常只是表面上說說,平常卻從不以客家話為主要語言,「一旦客家話在生活中被退出,就很容易被遺忘。」他略帶感嘆地表示。

在客家雜誌社裡,不管是閒聊、談公事,甚至是接電話,每個人都用客家話交談,他們不是在表演任何一齣客家戲碼,而是在生活裡落實客家文化,不讓客語淪為無辜的犧牲者。

從風雲到客家,從風起雲湧到風平浪靜,從激烈革命到柔性訴求,從「還我母語」到「客家文化夏令營」,這都是《客家雜誌》為維護客家文化所做的努力與成就,不管時空遷移、社會轉變,《客家雜誌》復興客家文藝的心始終如一。

1 意見:

康宏兄,是我的同学。他的执着和才华,都很让我佩服。让我们坚持理性思考,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就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