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朝弼/生命力報導】
民國九十年六月,國內第一個由重度身心障礙者組成的居家就業團隊─「飛鷹人工作隊」正式成立,雖然目前成員一共只有九人,而且散居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各個地方,但透過網路的聯絡,成員們可以在空中相會,討論並分工接手的案子。
「我們希望藉由飛鷹人團隊的誕生,讓身心障礙者去完成一般人所認為不可能的事。」中華民國輔助科技促進職業重建協會理事長周二銘這麼說。民國九十年六月,國內第一個由重度身心障礙者所組成的居家就業團隊─「飛鷹人工作隊」正式成立,雖然目前團隊成員一共只有九人,而且散居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各個地方,但透過網際網路的聯絡功能,卻讓身處不同地方的成員們在空中相會,一起討論並分工接手的案子。
飛鷹人的工作內容,除了協助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出版品上網之外,也替許多團體架設及維護網站、幫助公益團體建築網路資料庫等。每一位飛鷹人其實都有獨力完成個案的能力,但是為了實現居家就業團隊的理想,毅然加入了由輔助科技促進職業重建協會的居家就業計劃,目前都成了網路SOHO一族,也正朝著理想而努力。
自號「天地鷹」的飛鷹團隊催生者周二銘,同時也是團隊成員之一。他表示,身心障礙者因為生活上的不方便,在就業道路上往往困難重重,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工作能力的問題,而是找不到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對於發起「飛鷹人」居家就業計劃的目的,周二銘說,目前政府對於身心障礙朋友的照顧較偏重於職業訓練的相關課程,但是當學員們結訓之後,卻仍然得面對社會現實。自己同樣是身心障礙者,對「學會了釣魚,卻沒有地方可釣」的問題感受極深,於是向相關單位爭取計畫案,並且找到了第一批的參與成員,飛鷹人團隊終於付諸實現。
飛鷹人的成員們分別以「鷹」為名替自己取了不同的稱號,代表如鷹一般自由翱翔天際,像是編織鷹、孤獨鷹、霹靂鷹、翱翔鷹、沏茶鷹、幸福鷹等。每一位飛鷹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因為癱瘓,只能勉強用一根手指頭操作鍵盤﹔也有人因為呼吸困難,還必須隨身帶著呼吸器。
團隊中唯一一位非身心障礙者成員是「天使鷹」耿淑楣,她身兼輔助科技促進職業重建協會秘書,與理事長周二銘一起擔任輔導飛鷹團隊的工作。耿淑楣說,飛鷹人團隊剛開始運作時,由於分布全台不同地方的飛鷹成員互相並不認識,彼此之間找不到默契,加上網路上溝通不易,即使利用網路傳輸軟體來交談,也仍然有溝通上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歷練,現在飛鷹人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的默契,在分工合作的概念下,也都能將接手的案子順利完成。
「幸福鷹」陳榮福小時候由於小兒麻痺加上脊髓側彎嚴重,導致身體無法長期坐立,之後又因為做矯正手術時麻醉不當併發肺炎,在危急時刻動了「氣切」手術,從此呼吸器離不開身。談起成為飛鷹團隊一員的點點滴滴,陳榮福說:「加入飛鷹人之後認識了其他罹患不同病症的飛鷹朋友,讓我體會許多令人敬佩的故事。」他說,殘障者出門工作比一般人困難很多,但卻不表示他們一定得接受不公平的工作機會。居家就業的潛力很大,對殘障朋友來說是一件很值得參考的模式,而目前最需要的是相關單位的從旁協助及輔導,讓社會上有更多像飛鷹人一樣的團隊。
飛鷹人工作隊成立至今,成員們雖然在生活上不良於行,卻利用網路的聯繫將大家的心緊緊貼在一起。藉由居家就業,飛鷹成員們在工作之中找到了尊嚴、肯定了自我,並向社會證明了重度身心障礙者也能堅定地編織自己的夢想。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