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陳敏如報導
何謂「親密風暴」?其實指的就是情侶之間的暴力行為,不論是精神、行為、言語或性等方面,只要造成精神或身體上的傷害,都是暴力行為。那大眾該如何知道,另一半是不是危險情人?怎樣做才能避免約會暴力?如何跟情人和平地分手?
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和光智青少年心理衛生中心合辦的「預防親密風暴記者會」,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暴力現象,提醒大眾,甜蜜的背後也有可能隱藏著危機,情人之間除了該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外,還要研判關係中的暴力風險。
記者會中出席的有,光智青少年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陳珠璋、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淡江大學諮商輔導所教授洪素珍、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鍾素英、台北市家暴中心成人保護組社工師林佩瑾和中華衛生心理協會理事長王行,分別針對親密風暴提出自己專業領域上的看法。
探討產生危險情人的原因,王浩威提供一些時代背景上的說明,現在的家庭生活和早期的不同,小家庭取代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家中只有獨子的情況也很普遍;現代的父母多給予孩子許多個人空間,讓小孩擁有自己的玩具或是房間,造成兄弟姐妹互相學習和互動的機會不多,彼此之間沒有分享和交流,導致個人佔有慾很強;長大後,可能演變成想獨佔另一半的念頭,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極端行為,導致產生危險情人。
洪素珍說明,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暴力的潛在因子,會產生暴力的原因很複雜,並非隨時隨地就會發生,通常是多重因素所造成,不能只靠一種論述來評斷對錯,因此親密風暴並不等於男人打女人,這是刻板且狹隘的觀念,應該要聽聽雙方的故事,才能真正釐清並幫助他們。
危險情人通常有一些特質,相處間會透露些線索,譬如,總是甜言蜜語,容易呈現自吹自擂、與家人關係不睦,甚至個人主觀地感到不滿與被忽視、堅持伴侶應該凡事順從自己的要求、有酗酒和吸毒習慣等,鍾素英表示,最好在發現這些情況時,謹慎評估要不要交往;如果已經交往,盡量放慢交往的速度,尤其避免身體上的接觸和金錢上的往來,才有可能安全的脫身,「除非已經很清楚對方的背景,否則兩個人最好的不要涉入對方的私生活過多」。
根據醫療上的經驗,王浩威認為會施暴的人通常普遍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容易受損,例如有一些男方學歷低於女方的狀況下,女方很容易會讓男方感到自卑,因而引出暴力行為;此外,洪素珍也提出另一個觀點:施暴者不一定就是權力高或較佔上風的那一方,有時候較無權力的一方,才會使用各種行為和手段,想盡辦法將情人留住,因而產生暴力舉動。
情侶之間的約會很正常,留意一些資訊和常識卻可以保護女性避免在約會中,遭受身體上的暴力。林佩瑾說明,性侵害也是暴力的一種,一般大眾普遍認為,性侵害者通常是陌生人,但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調查發現,有許多被害者是認識加害人的,因此,林佩瑾提醒女性,不論是跟誰出去,要留意約會的場所,例如挑自己熟悉或是人多的地方;暸解自己身體接觸的底限,千萬不要傳達不明確的訊息給對方;不要忽略自己的直覺,在感覺不對時就要堅決表達停止,「愛和喜歡的表達形式很多,卻不代表一定要獻上自己才是最愛的表現。」
經過評估與觀察之後,假設決定離開對方,安全且和平地分手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學問。「分手的過程必須緩慢,否則有可能激怒對方而惹來殺身之禍。」鍾素英說明,一切盡量循序漸進,不要讓對方感到有任何異樣,也不要刻意逃避對方。通常危險情人不願分手的原因,在於認為對方仍具有魅力,以及雙方有金錢的牽扯,因此,只有讓對方感到麻煩、負擔或是索然無味時,才有可能自動放棄交往。
社會上情人間的暴力與傷害事件不斷,涉及的不僅是兩人之間,也容易波及他人。王行表示,身為現代人,除了應該具備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外加一項研判危險情人的能力,避免發生暴力的風險,更何況暴力無分社會階級和性別,親密風暴有可能就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延伸閱讀
1.評估量表「他是個危險人物嗎」(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鍾素英和心理師湯淑慧設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