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2日 星期二

「趕路的雁」 更生人的中途之家

【簡維慶報導】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糞箕湖山區,「趕路的雁」庭園咖啡坐擁著淡水的河水山色,頗有世外桃源的感覺。坐在露天的咖啡座椅上,可以俯瞰淡水、紅樹林河口,眺望著對岸的觀音山。對於厭倦城市喧囂的都市人來說,這是個暫時可以逃離塵世的好去處,而對於極需心靈重建的更生人也是絕佳的地點。


這個地方原本是一整列的空屋,創建人劉昊和林雲敏夫妻兩個人利用閒置空間,在這裡蓋起了一片園地,成立了「趕路的雁」。在這邊,五位服務人員清一色都是男人,每位服務員臉上笑容可掬。庭園咖啡旁的另一棟屋子,是他們的宿舍,稱為「弟兄之家」,他們互相稱為弟兄,彷彿就像一個大家庭,不過其實每個人在來到這裡以前,確也都是令人退避三舍的「兄弟」。

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北投分會總幹事劉昊,是這裡的負責人,也是弟兄口中的劉哥,他說:「來到這裡的弟兄們以家的模式互相依靠,這就是弟兄之家的由來。」劉昊曾經從事貿易的工作,但是在一次生意的失敗後,與林雲敏投入社會關懷工作,並且在二○○四年七月徒手創立了「趕路的雁」以及「弟兄之家」,兼收戒毒戒酒以及問題少年;九月開始,透過更生保護會介紹許多更生人前來,漸漸步上軌道。


除了水電費等行政費用兩千元,和弟兄們每個人的伙食費四千五百元、零用錢五百元,是由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提供以外,「趕路的雁」庭園咖啡的營運自給自足,還必須提供弟兄們住宿的「兄弟之家」大大小小的事物,例如電器用品等都是由趕路的雁提供。

「基督信仰是這裡支持的重要因素。」劉昊說,店名「趕路的雁」便是聖經裡的典故。此外,他強調重要的是信仰的本質,而不是宗教的本身。他說:「信仰的表現就是指在生活中表達,同時付諸行動。」所以為了付諸信仰、生活、行動,建立了一個融合三個因素的生活圈,他說:「三個串連在一起,才可以達到理想。」


在這裡,劉昊跟妻子就像是這裡的家長,也像老師,帶領著這裡的弟兄們,前前後後總共有二十六個人到這裡學習。劉昊說:「這裡沒有制式的感化教育,而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這邊提供的教育有心靈復育、專業訓練、以及心理輔導。」

每天早上八點半,劉昊便教大家讀聖經來復育心靈,接下來職業訓練也陸續展開。職業訓練則分為工程、園藝、餐飲三大類。工程方面包括了油漆、水電的工程,是到外面接任案例;園藝以及餐飲方面,則是在庭園咖啡裡面學習、訓練。來這裡的兄弟經過了在這些課程中什麼都做、什麼都學,為重返社會做心理方面及就業方面的建設。


現年四十歲的楊連能,來這裡已經有六個月的時間,是最資深的弟兄,見證了這裡從無到有。他說:「以前對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現在則多了許多盼望。」因為吸毒而入獄的他,前前後後入獄多次,跟家裡要不到錢就到處流浪,也與家人失去了聯繫。「到了這邊以後,受聖經的影響很大,比較想要認真向上,也會對未來著想。」

三十七歲的林進益說:「在這裡與世隔絕,以前的酒肉朋友都找不到了,比較不會受到影響。」曾經是幫派份子的他,陸陸續續坐了十多年的牢,出獄以後找不到工作,又受朋友影響,因此他找上了更生保護會。透過更生保護會介紹到了弟兄之家,他說:「來到這裡以後,才可以不受影響,默默的改變。」


「大頭仔」李建宏雖然到這裡的資歷只有一個月,但他說心靈跟生活都變的很實在。曾經有違反槍砲彈藥、毒品、傷害、侵占前科的他,入獄了七、八次,到了這裡以後,還受洗為基督徒,決心改過向上。「粗重的工作我都做,但是最怕端碗盤。」他笑著說,粗手粗腳的他就是拿這種精細的工作沒輒。

「我們還想成立姊妹之家、青少年之家,未來,說不定會成為一個村呢!」劉昊說,他未來的理想,就是能夠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從社會的邊緣拉回來,「不管是更生人、戒毒、戒酒,這裡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跟氣氛。」林雲敏也說:「這裡還有美麗的風景,香濃的咖啡,希望社會大眾多多到這來走走,也給予愛和關懷。」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