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石震達報導
氣勢磅礡的山水,威武剛毅的十八羅漢,鬼神看了都敬畏三分的鍾馗;這些都是謝洧銘木雕珍藏館的藝術文化瑰寶。
苗栗縣三義鄉這個地方以木雕聞名各地,沿著一整條街滿坑滿谷的店家在賣木雕工藝製品,如何才能區隔出自己與其他店家的不同,謝洧銘何以在此立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他說:「這裡有三十多家店,但是有很多作品是從大陸來進口在這裡租個店面賣,大部分都大同小異。而我們堅持做自己,作品原創,自己設計,使用台灣本土的木材製作。而且買木雕這種東西是要靠緣分的喔﹗可不是想來買就一定會有收穫回去,要看你跟作品有沒有這份緣。」他還提到,客人的意見也是他們創作的動力。木雕中常見的彌勒佛多是手持元寶,有客人向他反應這太普通,希望多作一些變化。於是他設計了一邊手持人參、一邊手持如意的彌勒佛,合意即「人生如意」;而「三破鍾馗」的「三破」則代表破除不好的事物、破除噩運、解除心中的掛念,迎接新的一天,朝向光明。
謝洧銘的父親謝炳金,早年也從事木雕業,既是啟發謝洧銘的恩師,也同時是阻撓他進入木雕業最大的障礙。居然有人不希望自己兒子接棒﹖謝洧銘說:「我父親從早期就從事木雕業,他深知這個行業的辛苦,太過粗重,希望我多方嘗試其他的事物。可是我本身就很喜歡木雕,從小耳濡目染,也沒有人逼我。一九九八年開始正式進入這個產業的時候我父親還說:『你到時候就知道辛苦了』,看來當初他還滿希望我失敗的。除此之外,我在這一行並沒有遇到什麼大挫折。」對謝洧銘來說,木雕不再只是一個討生活的方法;木雕是他的興趣、他的職業,甚至已經成為他的生活、他的理想與他的使命。
謝洧銘認為,現在的木雕製作跟以往不同。過去他父親那一代,主要都是跟著師父後面學,從設計到製作都是一個人。現在則是趨向分工,他自己本身負責設計作品,雕刻的工作主要由其他師父進行。他設計的東西好,雕刻的師父也不能含糊,才能產製出完美的作品。他的店主要由三位師父:徐明秀、蔡德裕與陳德隆負責雕刻工作。他們來頭可不小,都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木雕展覽、藝術創作比賽,並且獲獎無數,戰功彪炳;徐明秀曾應邀一九九五三義木雕博物館開館展出;蔡德裕曾在二○○一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傳統木雕類佳作;陳德隆在二○○二年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木雕類第二名、二○○三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複合媒材類第二名、二○○四全國木雕比賽木雕類第二名、全國木雕比賽複合媒材類優選。謝洧銘在接收上一代智慧的同時,還研發出自己獨特的雕刻方式,類似西方的浮雕來雕刻木頭。在雕刻前必須放置乾燥的時間是一般木頭的幾十倍,不用上漆,看起來就與希臘神話故事浮雕類似,不過更增添了中國獨具的風采。他說,這種技巧使用上非常傷害眼睛,完成一個作品就必須要休息很久,所以產量很稀少。
而新一代的木雕業也面臨一些危機,大陸人才輩出,產量豐富,資源齊全。加上現在台灣木材短缺,千百年才成形的木材,短短一、兩個月就會用完。而且作品雖然獨創,但是不免被別人抄襲,傷害相當大,畢竟木雕的內容是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一般來說他們也不太接受記者採訪,也是避免在電視或平面媒體亮相後造成作品曝光率增加,成為別人模仿的對象,避免暴露太多商業機密。另外謝洧銘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這麼多苦,眼裡看見精刁細琢、美輪美奐的作品,卻沒能想像累積這樣深厚的功夫背後,需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努力。人才的斷層也是當今台灣木雕的問題之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