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謝錚誼報導】「如果只是被動的等待政府的救援,倒不如先由自身做起,因為只有地方才真正知道自已需要什麼。」台灣原住民族九二一重建會的成員亞磊絲如此的表示。
災後各地區搶救工作告一段落之後,現在政府與民間最需要的是一套詳實的計畫,為重建工作做最完善的打算。也因此,「台灣原住民族九二一重建促進會」(簡稱原建會)因此而誕生,針對原住民山區部落的重建進行緊鑼密鼓的計畫工作。
召集人──利格拉樂.阿鄔本身是和平鄉自由村的受災戶。面對這次大地震所帶來的災害,她語氣沈重的表示,現在政府的法令變動的太快,而且山上房舍毀損的標準跟平地的標準出入太大,山上的受災戶都是處在無所適從情況之下。
舉例來說,山上房舍多數是用木頭搭蓋而成,地震災害發生後,這些木頭的平房在外觀上沒有太大的損害,但其中內部的結構已有毀損現象,居民根本就不敢住在裡頭。他們相當的擔心萬一地震又來,下一個倒的就是自已所在的這棟房子。然而,這樣的危險的房子,在受理鑑定的標準「有裂痕才算半倒屋」裡根本不能算成立。災後原住民的生活經濟已經成了問題,現在想要領取修繕房屋的補助也落空了。
「一體適用的思考並不適合原住民的處境。」亞磊絲嚴肅的表示,原住民生活情況的特殊性是需要透過不同角度進行評估的,因為部落重建的問題涵蓋了屋舍重建的工作,地質狀況有無潛在危機,部落原本的人文環境、歷史文物損壞程度,未來家園重建如何保有文化特色,未來居民生產經濟遭問題如何解決及山林地是否列入受災賠償範圍等等議題。
目前原建會打算以三個階段進行重建工作。第一階段,建立詳實的災區受損資料。內容包括記錄實際屋舍傾倒情形、死傷失蹤人數、山林破壞或經濟作物毀損狀況;另外配合台大、政大、中研院進行部落文史調查工作。
第二階段則是建立工作團隊。九二一原建會已和全盟、世界展望會合作,進行受災部落重建統籌調度協調工作。此外,環保創意協會已與二十六個民間公益社團連署,積極進行原住民部落物資發放及後續重建規劃工作。第三階段,舉辦公聽會,推出原住民災後重建計劃書。計劃書將針對原住民經濟問題、部落重建等問題作詳細完整的規劃。
在災後重建的過程裡,原住民面對的不只是家園重建的問題,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也始得部落原本的風貌消失,重建工作不只是家園重建的問題,能否重新建立起一個銜接原住民歷史文化的部落生活空間將會是更大的挑戰。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