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3日 星期日

災後心理復健 需要大家長期努力

【生命力記者/許志順報導】由聯合報與台大醫學院、台大醫院及台灣醫學會共同舉辦的一場「災後的心理復健」座談會,十月二日下午二時,在聯合報第二大樓舉行,會中邀請多位醫學、精神、心理、公衛、社會等領域的學者分從不同的層面,討論災後心理復建,協助大家撫平災後心理創傷,此次座談會將近有兩百四十人參加,會程近三個小時才結束。

台大醫學院院長謝博生從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和這次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比較切入主題,他認為災區的醫療用品是最重要的支援,除了積極調查醫療設施損壞情況外,希望災區醫療機構能發揮功能,並以社區為單位成立醫療組織,自力救濟,使支援能慢慢撤離。此外,使災區醫療站能夠動態調配,以期能發揮最大效率,同時也記取此次經驗,以做整合性的研究和未來人力培育,並提升民眾對災難醫療的常識。

深入災區救難的台大醫院副院長林芳郁表示,清朝以前所救災是以物質脤災為主,而四十年前的八七水災除了物質救助外,也考慮到居民的生理照顧,在這次的集集震災則擴展到心理復建的工作,可說是進步國家的表現。而在救災回來後,他發現兩個心理適應的問題:當到埔里救災的民眾遇到餘震時,感覺會像坐船,但當地居民則會嚇得臉色蒼白,這是因為身處環境不一致,感受到的威脅則有程度上的差異;在救災回來後,林芳郁本身的心理改變,則會常感覺到有餘震發生,心情容易低落並感到悲傷,有睡不著早起的情形發生。

台大醫學院精神科主任李明濱表示,災後的心理壓力不能只從精神面來看,生理面的照顧是否完善、壓力的處理是否得宜也會影響心理狀況。而一般的災後壓力症候群其實不一定是親身經歷才會有,也有可能發生在從現場或電視上看到或體驗到的民眾身上,常見的症狀有常常反覆經歷災變時驚嚇,或不自覺的回憶、做惡夢和幻想;在行為上有極端的傾向,如逃避問題和感覺麻木;反覆地持續增高警覺性等。若這些情況超過三個月即為慢性疾病,可由藥物、心理治療,慢慢讓病患逐漸克服恐懼的心理。

另外,台大心理系教授吳英璋指出,恐懼不安的感覺,當地災民會比救難者和非現場人員大得多,並會有失去控制和罪惡感增加等負面情緒產生。吳教授並指出,救難者的心態應抱持者「您需要什麼幫忙」,而不是「我要幫助你」,如此情感的成分會比較多,如此才有同理心,能設身處地為災民著想。

對於震災後兒童心理的調適和重建問題,台大醫學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指出,兒童在災後的心理狀態可分為三期,在早期時(幾分鐘至幾天),兒童會有意識清楚、少尖叫和空白記憶等情形;到了中期(幾個月),則會有相似情境的害怕、逃避心理和學習障礙的問題;晚期(幾年)會有對於災難事件記憶歷歷在目和對未來不確定等問題發生。此外,兒童會有強震恐懼感、極度不安全感,並會因社會制序混亂而有適應不良的情形。失親兒童則有精神混亂、否認失去親人、罪惡感和憤怒等負面情緒的產生。多陪陪孩子聊天、傾聽孩子感受、或以遊戲繪畫的方式進行治療,能讓孩子漸漸瞭解並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和負擔。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認為災難為人跟環境間的衝擊,若無法克服即成為災難,如在僻遠地區發生火災,即使人員傷亡不多,但因無法即時有效克服,仍是一場災難。災難在某些程度是可預警的,但災難發生後,並沒辦法靠單一專長就可解決所有問題,須整合各種不同專長的人員一起努力.才能解決。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王榮德教授指出,公共衛生對震災的工作主要為評估各災區人民之醫藥衛生需求、協調整合醫藥衛生資源之分配、災情監視與防疫措施,並提供飲水、營養、環境衛生諮詢和協助災民及救災者的心理支持及心理復建。王教授表示,脤災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不論是災民或救災人員,心理無不背負著各種不同的壓力,這須經一段時間的治療,治療的方法即是讓他們有傾訴的機會並給予救災人員多一點的掌聲。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馮燕指出,社會工作者在災區的扮演的角色除了支援整理.重建社會體系外,並幫助地方政府建立行政體系、給予災民心靈上的撫慰、協助資源整合與分配和建立與災民間的信賴感。除了災民心靈上的安慰外,家庭成員間互動、家庭結構改變等問題;原有和新興社區的重整;社會法規和制度的建立及價值和倫理觀的重建工作,都是社會工作者必需重視的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