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涵逸、陳斯穎╱台北市報導】台北市北投區大屯里的里長勤榮輝是土生土長的北投人,從小在充滿橘子環境下長大的他,看到當地農民在桶柑產季煩惱農產銷售不出去時,決定研發一系列相關的食品。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卻不曾想過放棄,最後終於在開始研發後的第二年,成功改良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桶柑餅」。對他來說,這不僅是為了解決桶柑銷路的問題,更是在打造一個屬於北投當地的特色,經營他們的地方品牌,希望有一天大家一想起北投就能想起桶柑。
大屯里 桶柑的家鄉
現在北投的大屯里,曾經在地圖上消失十二年。一九九○年,由於都市更新以及區域劃分的政策,大屯里中和里轄內,原有的大屯里被合併後,里長和當地的居民卻認為「大屯里」這個名字不應該就這樣消失,就算要併里也該採用歷史較悠久的大屯里作為名字,因此從一九九七年開始,里長到處奔走,舉辦說明會,希望能回復家鄉大屯里的名稱。歷經五年的努力爭取,終於以山區特別條款的名義讓消失的大屯里與中和里再次分開。
里長勤榮輝說北投大約從一九五○年代開始栽種桶柑,因為北投靠近淡水河口,所以種植的農作會隨著當代的經濟考量而不同,從兩百年前種植大青、茶葉、相思樹、挖煤炭,一直到現在種植桶柑,北投換過非常多種盛興的產業。一九八一年,北投成立觀光果園,因為當時沒有其他地區有這類活動,再加上配合花季,所以當時吸引大批民眾,但因為後來在經營、管理及行銷方面缺乏良好的規劃且其他地區也開始相繼成立觀光果園,導致北投的觀光果園只設立短短的三年便逐漸沒落。
農友的辛酸 促成研發的動機
觀光果園的沒落,對在地的桶柑農造成不小的影響,好不容易因為觀光果園的興起,讓桶柑可以有更多管道銷售,然而三年後卻化為烏有。但就算人潮不再,桶柑還是得繼續種、農民仍需要為了生計而打拼,里長回憶,當時每到了產季,農民們就從山上扛著桶柑下山到附近市場兜售,由於承租不起攤位,只好蹲在路邊賣,因此常常被警察取締,可怕的是被罰一次的錢就比整天賣的錢還多了,里長在幫農民處理這些事時感到非常心痛,尤其大部分的農友都已上了年紀,膝蓋也因為長期背重物下山而磨損。里長表示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讓他萌生了想研發相關產品的念頭。
每年桶柑的產季大概從過年前兩週便開始,產季很長、將近四個月,里長開始向農友收購一些賣相比較不好或掉落的桶柑,回家開始試驗性的自己做做看。里長勤榮輝說剛開始他選擇自己埋頭苦幹、投入研發桶柑相關產品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因為他自己是在地人,從小就在桶柑園裡玩耍,對桶柑擁有特殊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因為農友們大多是老人家,他們都已經習慣種完後販售給批發商或顧客,他們只顧如何把桶柑種好的部份,如果突然要跟他們談轉型,農民不會理會,而且研發需要時間,沒有成果之前,是沒有被法取得農民的信任的。
繁雜的製作過程 桶柑餅的誕生
就這樣,在沒有人協助的狀況下,里長開始自己嘗試,從簡單的桶柑酒、桶柑醋開始做起,甚至做出了桶柑花茶等東西。但一直沒有做出最有特色的產品,有天他突然想到,阿嬤時代,孕婦坐月子時都會吃橘子餅。勤阿嬤說,以前的人沒什麼東西吃,他們把麻油、橘子餅和蛋摻在一起,煎一煎就是以前古早時候的補品。但以前的橘子餅只用糖水醃,份量也太大,為了迎合現在人的飲食習慣,因此必須改變整個作法。從一開始研發不斷的失敗,到目前已經做到可以保存三、四個月,連包裝盒和商標設計都是里長一手包辦。
里長說他每做好成品,就會拿給里民試吃,農友和里民看到他的成果後,逐漸開始主動關心並給意見,幫助改良產品。而里長最自豪的桶柑餅,製作方式最為複雜,從一開始挑桶柑,里長便嚴格把關,採收前一定會去驗是否為無毒作物。而桶柑採收後,兩天內一定要完成去皮和清洗,否則做出來得口感就不會那麼好。之後的步驟如去桶柑外皮的毛囊、外皮用鹽水軟化、汆燙、去籽浸泡麥芽水、回潮數次最後再來回進入低溫烤箱烘乾五次,才能完成桶柑餅,通常每製作一批需耗費十五天左右。
今年里長結合櫻花季和桶柑,在大屯里舉辦第一屆「櫻花情,桶柑心」活動,在民眾上山賞櫻時,與里內農友擺設攤位,向大家介紹北投名產桶柑及桶柑的副產品。一位參與擺攤的農友說,很高興能吸引這麼多觀光人潮,他們也會跟著觀光客多的地方移動擺攤的地點,藉此增加銷量。里長說,目前雖然也一些有機連鎖業者有向他接洽販賣事宜,但他希望能夠從在地出發,讓大家都知道北投的名產是桶柑,為地方建立品牌形象,也希望未來桶柑餅可以作為屬於台北在地的地方特產。
延伸閱讀
北投橘莊
花蓮無毒農夫農業市集
台北有機農業資訊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