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奕霆、張詠絜/台北市報導】走進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座落在社區巷弄中的奇岩烘焙坊,除了熱氣蒸騰之外,迎面而來的是社區媽媽們熱情的招呼聲,以及當日新鮮食材所散發的濃郁香氣。烘焙坊所成立的十年以來,都堅持手作不含人工添加物的產品,使民眾不僅嚐到食材本身天然的原味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其中對於消費者健康把關的溫暖人情。
社區讀書會 促使烘焙坊成立
一九九二年,奇岩社區發展協會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便相當鼓勵居民共組形式不拘的讀書會,其中包含民眾的興趣交流,以自身所擅長的技能、才藝,引領民眾共同學習,例如社區的紙藝班、陶藝班皆是由讀書會所衍生的課程。其中也設置烘焙相關課程,使得社區中逐漸形成一群對於烘焙懷抱高度興趣的社區媽媽們,成為日後發展烘焙坊的種子。
二○○二年,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進駐奇岩社區,專門販售生產過程嚴謹的健康、環保食材。然而新鮮的食材不一定能立即販售完畢,社區媽媽們為了降低食材過期所耗費的成本,因此突發奇想,結合自身的烘焙專長,將其加工為熟食販售,延續食材價值,於是二○○三年,奇岩烘焙坊正式成立。現今烘焙坊的工作人員由十位左右的社區媽媽所組成,採自由的彈性排班制度。
奇岩烘焙坊是由一群對烘焙懷抱高度興趣的社區媽媽所組成。
克服困難 逐步擴大生產規模
社區媽媽褚明芬回憶起烘焙坊草創時期所遭遇的困難,她表示最大的問題在於烘焙設備的不足及工作場地的動線規劃不良,但這些問題都在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多元就業方案補助後獲得改善。徐卿玲便是經由多元就業方案加入烘焙坊的社區媽媽,她在烘焙坊前後已超過六年的時間,雖然途中有暫時離開到別的行業工作,但最後發現自己最熱愛的還是烘焙,「其中所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可以拿自己親手做的麵包和親友分享,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推動烘焙坊的其中一位幕後推手為負責人邵子容,由於本身具有烘焙相關專業證照,因此在輔導其他社區媽媽時也較為得心應手。「我們也是邊做邊學,才有今天的規模」,褚明芬表示,一開始烘焙坊的產品也不像今日這麼多樣,只有一些簡單的西式麵包,是由於社區媽媽們因興趣而不斷鑽研、進修,才有後來的中式麵點,如花捲、包子、饅頭,或者配合節慶所販售的鳳梨酥等,甚至還研發較為複雜的歐式麵包,以及需要提前預訂的披薩、蛋糕等。
除了西式麵包,烘焙坊也製作種類多樣的中式麵點。
奇岩烘焙坊所製造的產品絕對不添加人工色素、化學香料與防腐劑。「我們的產品還有一項特色,就是比較不油」,褚明芬一邊切開滿溢起司陷料的麵包一邊說,市售麵包為降低成本,多使用反式脂肪,而奇岩烘焙坊的產品以接訂單的方式製作,因此比較沒有賣不完的壓力,也不需要大量囤積食材,產生食材不新鮮的疑慮。
此外,烘焙坊也與緊鄰的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合作,使用他們所販售經由安全檢驗的嚴選食材,如雞蛋、牛奶及肉類製品等。若是主婦聯盟沒有販售的食材,烘焙坊則是親自到上游廠商挑選,或者使用陽明山小農們所生產的新鮮蔬果,像是花捲中所使用的青蔥,正是由烘焙坊裡其中一位社區媽媽的親戚所親手栽種的有機食材。
烘焙坊所有的產品皆堅持手作、不含人工添加物。
展望未來 將推動新生活空間
奇岩烘焙坊與社區緊密連結,時常支援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例如舉辦丹鳳山導覽時,烘焙坊便會準備點心餐盒、手工餅乾,或者製作現烤披薩提供民眾作為午餐。社區媽媽陳婉琳表示,暑假時期,烘焙坊也會舉辦社區烘焙夏令營,提供社區親子一同體驗手作的樂趣,並促進親子及居民之間的互動。
未來,烘焙坊期待能夠秉持手作、健康的原則永續經營下去,並擴大現今的規模,打造一個屬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飲食空間。以新鮮沖泡的咖啡,搭配烘焙坊製作的產品,民眾能夠在此自在地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並悠然地度過一段美好的午後時光。
延伸閱讀
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這麵包,有媽媽的味道──北投奇岩社區烘焙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