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宛蓉/生命力報導】在心理學上「情緒」是指個人內心瞬間的情感波動,「情感」則是指較長一段時間的情緒狀態。精神醫學上所指的焦慮症、憂鬱症等疾病,通常是指的是「情感」障礙,而非僅是短暫的情緒波動。過度且持續的情緒波動就是情緒障礙,隨著時間往往會導致行為的偏差。
「他才剛進小學,可是常會摔東西、撞其他小朋友,每次老師寫聯絡簿我都好自責。」吳媽媽一邊看著身旁的兒子偉偉說。偉偉今年七歲,外表看起來是個斯文的小男生,吳媽媽表示,也許是她的管教鬆緊拿捏不準,才會讓偉偉變成家裡的小霸王,連他爸爸有時都管不動,打罵都沒有用。
吳媽媽形容偉偉現在像是一匹脫疆的野馬,他們夫婦倆很害怕偉偉的個性再不控制,不僅會傷害到別人,以後也許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因此他們相當希望能有方法來改改偉偉的壞脾氣。
吳媽媽說:「感覺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了。」對於這個問題,八里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畢新慧醫師說:「現在的孩童常常有『小大人』的氣勢,聰明但是難以管教,其實這與現代的小孩腦部開發較早有關。」
畢新慧表示,父母的知識水準就過去提高了不少,除了胎教的觀念越來越普及之外,在孩子的學齡階段送他們去學許多才藝;而且小朋友也很早開始有接觸電視電腦的經驗,這些動作都會使得孩童的的腦部發展活絡,心智都比較早熟。
早熟的結果就是小朋友非常的精力旺盛,追趕跑跳碰樣樣來,不過這至少證明了您家的孩子的身體跟腦部相當的健康;畢新慧表示,針對普通在學校會攻擊其他小朋友的孩子,「抒解他們攻擊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去做運動,柔性策略往往比打罵式的管教來得有效。」
她也表示,藉由運動來消耗孩子多餘的精力,也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如果是團隊運動會訓練出小朋友的協調性,與他人融洽的相處。「現在很流行的直排輪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畢新慧表示,直排輪有技巧性讓小朋友去探索學習,老師也會帶學童們跑隊形,增加學童間的互動,家長輔助的角色也是必須的,幫孩子擦擦汗,跟他說聲「你好棒」,都有助於感善小朋友的情緒行為。
大同滑輪社前經理方殷殷表示,他們的訓練員會視小朋友的情況特別留意他們的發展,除了能讓他們學會直排輪外,如果能有心理上的附加效果就更好了。
畢新慧又指出,有情緒問題的兒童不是精力旺盛型的,還有另外一者是情感封閉型的兒童。在社交上有困難、自私不與他人分享的孩子都屬於情感封閉的範圍。他們通常是不適應環境,或是缺乏自信心與認同感。
關於這種孩童解決的方法,畢新慧表示,應多鼓勵他們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感受,這個動作可以從家庭做起。舉凡食衣住行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但是不要常常追問孩子們到他們厭煩了,會得到反效果。畢新慧說,多讓他們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認識這個世界,才不會造成孩子心理成為群眾裡的一座孤島。
延伸閱讀: 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探討與處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