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郭英釗 台灣綠建築實踐家

【記者夏嘉翎、張文玠/台北市報導】從北投圖書館、花博新生三館,到八八風災後重建的那瑪夏鄉民權國小圖書館,一座又一座講求永續經營的綠建築,逐漸在台灣這片土地出現。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郭英釗,帶領他的團隊在每個建案當中找尋人與環境間的平衡點,更努力結合當地的人文特色與地理景觀,打造出與環境共生的永續建築。



以環境為己任的綠建築師
走進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植栽與木建裝潢,迎面而來的徐風令人神清氣爽,原來是兩側窗戶所形成的自然對流,燈泡下裝接的球型水缸巧妙讓水藻行光合作用,一間事務所宛如綠建築的縮影,這裡催生了台灣近年來無數個綠建築典範。

富含創意與巧思的水藻燈泡。(周佑亮提供)

郭英釗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從小生長在人為破壞程度較低的台南,受到自然生態的熏陶,奠基了他的環境哲學思想。從成大建築系畢業後,他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建築碩士。談起西方的建築教育,郭應釗以堅定的口吻說:「建築師的專業在哪,責任就在哪。」西方的建築觀念很早就建立,每一個建築是哪個人建造的都有名有姓,反觀中國的文化裡沒有建築師這個專業,比較廣為人知的魯班雖然很接近建築業的概念,但整個社會都是以工匠的觀點在對待。自美國學成歸國後,郭英釗與同樣懷有環境願景的張清華建築師、青境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合作,透過策略聯盟的方式,將環境永續的理念注入每一棟建築當中。


無盡的建築知識 從作中學
台灣第一個達到鑽石級綠建築九大指標:生物多樣性、基地保水、基地綠化、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健康與環境、水資源、汙水與垃圾改善的北投圖書館,就是由郭英釗與九典團隊一同完成。不同於一般建築事務所到建地拍幾張照片就回來開始設計,郭英釗從北投的人文特色著手,結合台灣即將失傳的木造建築技術,從太陽能電板、水資源回收、植栽設計到遇樹則退的建築哲學,打造出一棟融入北投日式風情的鑽石級綠建築,而從小所奠基的環境素養,讓郭英釗凡事都以當地能源為優先,使人走進北投圖書館,猶如漫步在北投公園裡,享受到清新的徐風與舒適的暖陽。


北投圖書館。(黃若婷攝)

然而並非打造出一座鑽石級的北投圖書館,就能在其他建案裡一體適用。二○一○年郭英釗著手打造位於台北市青年公園裡的太陽能圖書館,但是太陽能圖書館講求的是絕緣保溫效果,而不開窗的設計可以讓能源耗損降到最低,這對強調自然通風的郭英釗而言是個極大挑戰,最後他從溫帶國家的建築思維出發,瞭解到絕緣效果若做得好,才能降低能源的耗損,二○一一年台灣第一座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正式啓用。


無窮的創意巧思 從對話開始
帶領團隊打造出無數個台灣綠建築新典範,郭英釗說:「我最大的瓶頸就是能不能提出一個好的設計方案。」回歸到人與自然共生的最初繫絆,郭英釗認為技術從來都不是蓋出一間好房子的重點,只要專注去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突破的,然而該如何提出一個適合當地環境與文化的設計方案才是關鍵所在。

二○○九年莫拉克颱風襲台,那瑪夏鄉民權國小在八八風災侵襲時校舍全毀,回想起重建的過程,郭英釗坦言道:「我們在都市生活的人比較難想像在山上生活的作息,一開始覺得很隔閡,這個過程就是要一直去學習揣摩,試著把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跟文化,融入設計中。」於是郭英釗帶領團隊往返台北的事務所與那瑪夏鄉重建區,透過跟當地居民的討論,郭英釗把原住民傳統文化裡象徵成年的男子會所,轉化為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更融合一貫的通風設計與外牆的隔熱設計,讓圖書館兼具舒爽與保溫效果。


永續的建築智慧 從環境開始
二十世紀末,隨著美國、澳洲、日本逐漸制定出各自的綠建築認證標準,台灣也在一九九九年正式頒佈綠建築標章,隨著北投圖書館、花博新生三館與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的建立,更開啟了台灣綠建築的歷史新頁,然而郭英釗一語道中:「綠建築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並不是在有了認證標章後才一夕之間出現。」他強調台灣在二十世紀末所制定綠建築標準是一種覺醒,但並不是一種新的東西。

從前沒水沒電的時候,所有建築都要考量到大自然能給人什麼,近幾年來科技發達後,人類看似能克服很多事情,但環境的承受度還是有限的,最後人還是要回歸到與環境共生的基礎上。身為一個建築師,郭英釗很少會去思考未來的建築物會是什麼樣子,他更在意的是人在生態系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人與環境的最終關係,並將這些思考融入所經手的每一個建案裡,才能不斷突破現有的框架,成就每件獨一無二、友善環境的永續建築。






延伸閱讀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國家地理頻道-讓世界看見台灣之光 鑽石級綠能環保小學重建紀錄片

郭英釗 重建未來 氣候變遷的契機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