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奕霆、張詠絜/雲林縣報導】排列整齊的烏魚子沐浴在寂靜的鄉間午後,吸飽金黃的和煦陽光;空氣中除了能感受到海風的鹹黏,還有一絲曬著蝦乾的微腥;在漁塭轟隆的馬達聲背後,若細心聆聽,還有幾聲候鳥的啁啾。這裡是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散發著濃厚的漁村景致。然而自二○一○年起,這裡多了幾張「一年一度」的異國臉孔,以「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嶄新姿態,為這塊土地創造迷人的人文地景。
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村,原本村民以旱田耕作為生,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進行灌溉。然而隨著愈來愈多的養殖業者加入抽取地下水的行列,再加上北邊興建了六輕之後,使得成龍村地層下陷的情形急速加劇,甚至引發海水倒灌,造成多數農田沉入水中,形成廢耕。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高鹽份的農田反倒與村中的埤塘、漁塭、沼澤及溝渠等形成了候鳥過境的中繼站,也正是今日所見的成龍溼地。
在面積逾一百七十公頃的成龍溼地中,經常可見高蹺鴴、綠頭鴨等候鳥在上頭遊憩。近年來,隨著政府對於生態保育議題的重視,林務局於二○一○年委託致力於環境教育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村,為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拉開序幕。
使環境意識向下紮根
「我們希望透過藝術節喚起村民對於環境議題的覺知」,觀樹教育基金會營運長王昭湄點出了計劃核心,她表示藝術可以讓溼地不單只是溼地,使村民藉此學會欣賞與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
二○一○年,基金會邀請美籍自然裝置藝術家艾婕音擔任第一屆藝術節的策展人,以她過去曾為關渡自然公園策劃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經驗,為成龍村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藝術節至今已邁入第四個年頭,每年仍然以全新的主題與藝術創作,向世人傳達溼地的生態之美與環境保育的重要性。艾婕音說,成龍溼地並非典型的自然溼地,而是起因於人為過度開發而誕生的自然悲歌,「我希望藝術為村民所帶來的是對於生態意識的警覺以及對於溼地正面層次的欣賞,而不是拘泥於過去對於自然造成的傷害。」
除了藝術節之外,基金會也透過與村中的成龍國小合作,將成龍溼地定位為環境學習的公共場域,兼具研究、自然保育、環境教育及休憩等功能。基金會靠著長期深耕成龍村與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累積豐富人文與自然的資料,形成環境教育的資料庫;成龍國小則利用每周一次的海洋課程,讓孩童實際用雙腳踩進溼地的軟泥,使大自然成了絕佳的教室。兩者透過彼此間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對於成龍村中的孩童來說,環境保育意識早已是每個未來的主人翁中根深蒂固的核心概念。
用藝術揭示環保概念
二○一三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主題為「餐桌上」,延續去年的藝術節主題「誰來晚餐?」,皆在探討成龍地區的養殖與環境間的議題。「這個主題將使民眾更加意識到野生生物和環境是如何被我們擺放在餐桌上的食物所影響」,艾婕音說,「on the table」這個英文片語除了字面上「餐桌上」的原意之外,還有將一件事提出來公開討論之意。
義大利藝術家Giorgio Tessadri的作品「元素」,同時以陸上、水上以及溼地賞鳥屋等三種型態呈現,傳達生態系統間各環境元素的相互關連及環環相扣的關係;來自荷蘭的藝術家Johan Sietzema則利用竹子及蘆葦等天然素材,編織出飄揚在溼地上空的魚及魚籠組合「食物足跡」,表現水中恣意游移的魚群。美國藝術家Michele Brody利用兩噸的蚵殼創作出「水餐桌茶坊」,以親身經歷去年桑迪颶風癱瘓紐約市區之苦,闡述沿海地區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危機。
荷蘭藝術家Johan Sietzema的作品「食物足跡」,表現水中恣意游移的魚群。(Timothy S. Allen提供)
義大利藝術家Giorgio Tessadri正在為作品「元素」進行創作。
美國藝術家Michele Brody利用兩噸的蚵殼創作出「水餐桌茶坊」。(Timothy S. Allen提供)
台灣藝術家邱國峻的作品「年年有魚」在夕陽的映照下,和溼地產生和諧的美感。(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
台灣藝術家康雅筑的作品「訂位」。(Timothy S. Allen提供)
當地孩童將自己心愛的玩具運用在氰版攝影術的創作中。
基金會以「來去鄉下住一個月」為號召招募志工,在創作期間以成龍村內的民宅作為住宿接待,並提供當地社區媽媽以在地有機食材所烹調的家常美食。此種以擔任志工來換取食宿的「工作假期」,吸引了全台來自不同背景的志工前來參與。有的人從事電影創作相關工作;有的人是設計專業背景的學生;有的人所學甚至和藝術八竿子打不著,像是生命科學、心理諮商與化學等。
藝術節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仰賴藝術家以及志工們合力完成。
不論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藝術家、為了暫別原有生活而來到這裡的志工們,或者任何有目的性與不經意拜訪成龍溼地的旅人,每個人都似乎從這裡帶走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故事,就如同溼地上那些過境的候鳥一樣。
延伸閱讀
成龍溼地三代班
口湖成龍村溼地 化身「水上藝術村」
二○一三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