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游雅筑報導】「漢聲文化館」是漢聲廣播電台每週六早上九點至十點的節目,主持人黃信麗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經,台灣文化為緯,透過傳統歌唱、戲曲、音樂、族群、繪畫、戲劇等面向的介紹,帶領聽眾參加一場豐富的文化饗宴。
「漢聲文化館」的前身是「漢聲樂府」,以戲曲、說唱等任何跟聲音有關的方面來呈現中華文化;大約五、六年前,黃信麗突然發現,節目單只環繞在「音樂」範圍上,會顯得太過狹隘,「本土文化中並不只音樂,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介紹、探究,」因此,轉而有了「漢聲文化館」這個企劃的構想。
「漢聲文化館」節目分為三個單元:「台灣聲情」、「文化饗宴〈美的饗宴〉」,及「人文情懷〈人文關懷〉」。黃信麗將自己的節目比喻成辦一場展覽,而每一個單元就好比是展示廳,「我很希望聽眾聽我的節目就像真的在參觀文化館一樣,每到一間展示廳,就會有不同的主題呈現給聽眾。」她甚至希望,每次和聽眾的互動,都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譬如這次的「展覽」以山水畫為主題,那麼「台灣聲情」就是第一展示廳,在這個廳裡她會從台灣的山水畫出發,再去和其他地區山水畫的發展作連結,即使是大陸來的專家,也要先說說對台灣山水畫現況的了解為何?各方學者在這一階段相互溝通,互談理想與發展。
接著在第二展示廳當中,如果本週介紹文化性較強的、需要深入去了解其內涵的主題,便會放在「文化饗宴」;如果介紹偏向欣賞性質的主題,便會將之放在「美的饗宴」中。而第三展示廳「人文情懷」則是著眼於與聽眾的溝通部分,節目來賓會在這時間和聽眾分享自己的想法,暢談未來在自己領域上有何期許、有何發展空間;若是針對發表演出的訊息及演出方向的概念,則會放在「人文關懷」部分。
透過節目的引導,黃信麗希望聽眾能在短短一個小時之中,將過去對中華文化殘缺不全的記憶,慢慢拼湊完整,她表示:「希望透過我們節目中討論,大家能從這裡開始對文化有更多關注跟了解。」
另外,節目也會依當時比較熱門的話題來做節目規劃,像是崑曲「牡丹亭」近期正在台灣演出,她便配合時事製作關於崑曲花旦的介紹,節目內容包括崑曲工作者如何對崑曲做傳承發揚?崑曲到底有什麼好,可以流傳至今?學者專家為何願意投入這項研究?讓聽眾對崑曲有更深刻的體會與認識。
「漢聲文化館」以文化傳承為己任,舉凡國劇表演中選角方面、臉譜的畫法等,都可以透過具體說明來讓聽眾理解。民歌演唱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一環,所以節目中,黃信麗也會以不同角度去談以前年代跟現在,因為時代潮流的不同,對校園文化、歌唱文化的影響差異等等。
而在戲曲部分,歌仔戲在唱段方面有其傳統的曲調,像是七字調、都馬調等,透過一系列的介紹,讓聽眾自行體會因不同的曲調、演唱方式,所呈現出來不同的內涵和風貌。另外,將新編的曲調放在傳統歌仔戲當中會有什麼改變面貌?從戲曲需要上如何轉變運用?還有南管北管音樂發展史等,節目中都會帶聽眾去了解。
談到本土文化的部分,黃信麗表示有一陣子大家都很流行談論原住民文化,不過現在原住民文化熱潮比較淡卻了,而客家文化反而開始高漲起來,因此也有聽眾主動來電表示,希望她能在節目中介紹客家八音音樂,一種不管是一般廟會或婚喪喜慶都會用到的音樂。
聽眾林亞萱是從去年開始聽黃信麗的節目,她認為黃信麗的主持風格很有吸引力,會讓人想一直聽下去,而且內容也很多元化,她表示:「她的節目很符合時代潮流,不論是醫療方面、文化方面、或是戲曲方面的資訊都涉獵很廣,也會針對時事做一些比較深入的介紹討論。」
延伸閱讀:
漢聲廣播電台
與漢聲電台 同造「美好家園」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