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台灣民族舞團 跳出自己的舞步

【生命力記者程旭珀報導】台北民族舞團由資深舞蹈家蔡麗華於一九八八年創立,舞團演出作品特色,在於紮實的田野調查,包括鄒族舞蹈、車鼓、台灣傳統舞蹈、蘭嶼雅美族舞蹈的深入研究,並賦予傳統舞蹈新生命,二○○○年蔡麗華成立台灣樂舞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台灣漢族、原住民族及中華傳統舞蹈之研究、保存及推廣。

台灣民族舞團行政助理葉迦安表示,蔡麗華在學生時代曾到韓國演出,看見韓國對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推廣非常重視,回來台灣後便下定決心發揚台灣傳統舞蹈之美,深入台灣的民間廟會做出田野調查式蒐集台灣傳統舞蹈,包括車鼓、跳鼓、家將、婆姐、七響等台灣本土舞蹈,遍訪台灣老藝人,採集傳統舞步加以整理紀錄,並將這些傳統舞蹈的特徵編入舞蹈創作中。葉迦安說,蔡麗華早期的作品之一《慶神轎》即融入大量台灣傳統舞蹈,包括八家將的舞步、車鼓的表演形式加入民族舞蹈當中。

葉迦安說,蔡麗華自二○○○年積極推創新民族舞風,以一年演出新民族舞蹈、第二年演出傳統舞蹈的交替方式,引領台灣民族舞蹈創作新方向,培養台灣民族舞蹈新生代。如二○○一年的《異色蓮想》、二○○三年的《華漫》、二○○五年的《牡丹紅》屬新民族舞蹈,而二○○四年的《香火》則屬台灣傳統舞蹈。

新民族舞蹈為蔡麗華自國外學成歸國後,發覺文化一直在改變,因此在舞蹈的編排上加入了西方的舞步─芭雷與現代舞,並在服裝上改良成現代感的服飾,以傳統為依歸,但並非拘泥於傳統,而是在傳統的舞蹈形式中尋求嶄新地呈現,突破肢體空間、音樂、身心昇華的新民族詮釋。

在推廣方面,台灣民族舞團今年到華崗藝校、北安國中、中正高中等舉行校園巡迴教學,舞者張夢珍老師表示,由舞者上台表演車鼓、孔雀舞,老師在一旁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台灣民族舞蹈;十二月份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亦有開放課程讓民眾來學習。十二月十七日、十八日所舉行的《大直社區藝術節》,台灣民族舞團也加入推動社區藝術的文化,使得民族舞蹈在台灣有更多人來欣賞。

延伸閱讀:

台北民族舞團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