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鄭豪緯報導】「給予原住民良好的機會,也要告訴他們如何展現專長。」是原住民部落發展計畫的一項特色。提供他們完整的專業技能學習,從廢棄物處理和生物有機肥料這兩項專業著手,提升部落本身的經濟。同時在婚姻教育及學生升學方面提供幫助,提升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讓部落能夠自我發展。
原住民部落發展計畫最早由輔仁大學聖言會代表鄭穆熙神父,在一九九六年發起,他發現信奉天主教的原住民生活困苦,部落的青年不斷外移,但是往都市發展的部落青年沒有專長,沒有好的發展,部落也因為人口老化失去活力。他發現根本原因是部落的經濟條件不佳,年輕人只能出外工作,如果在部落就有良好的工作,自然能留住年輕人在部落。
因此鄭穆熙開始尋找適合部落發展經濟的方法,他的秘書陳雅楨發現政府推廣的垃圾與廚餘回收中,廚餘一直沒有專門處理的單位,但將其轉作生物有機肥,經濟效益很大,與部落農業需要也一致,只是需要有專業技術人員才能爭取向政府爭取,於是開始向原住民推廣。
他們先在新竹縣五峰鄉試辦,購買有機肥專用的酵素,地方政府也將收集來的廚餘交給他們處理,很有成效。於是向政府表達希望能承接處理廚餘的工作,並且經由政府的補助在東海大學開辦課程,希望部落的青年可以通過「乙級廢棄物證照」,這張證照不但賦予他們有教導他人製作有機肥的資格,另外,政府的法令也規定每間工廠需要一位有證照的人來管理廢棄物處理,所以連部落的老年人也報考。陳雅楨說:「看到這些部落的長者為了部落,勤奮的讀書,讓我們覺得努力的有價值。」
由於計畫推行良好,目前已經有台灣多處的山地部落跟進,這些地方的人也互相聯繫並向政府收取廚餘且和相關團體購買有機肥所需的原料。目前已推廣至台北縣的山區、新竹、嘉義阿里山、台東花蓮的部落以及南投信義鄉和仁愛鄉,使這些地方的特產,例如五峰鄉的水蜜桃,阿里山的山葵和茶葉,台東米和花蓮的水果收穫更豐盛,品質更好。陳雅楨表示,原住民對大自然很尊重,所以能使用有機肥料,不破壞自然,也希望部落能因此一同發展。
鄭穆熙表示:「部落的經濟提升是第一步,但部落的知識文化提升更重要。」今年的七月到九月,他們也在部落開辦了一系列的課程,例如六次的婚姻家庭的課程,輔導原住民的問題夫妻,另外在輔仁大學開辦營隊,開拓部落青年的視野。輔大校方也表示,願意提供獎助學金供可以升學的部落孩子。原住民青年能夠升學,提升部落教育水準,這些發展才能持續經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