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呼嚕咖啡 台中「For All」的藝文空間


Interview_042
店內的黑板是菜單,也是阿瞇朋友的繪圖創作。
底淑瑀/攝影

【記者底淑瑀/台中報導】「像我們自己做音樂的SOHO族,就是想找一個,願意花時間『混』的地方。」歐噴愛樂團主唱阿瞇說,高鐵通車後,北中往來便利;加上台中的生活步調慢,時間和空間不須被迫壓縮,因此決定將生活重心從台北轉移到台中。

「但和台北相比,台中好像就是『欠一味』。」阿瞇說,台中很多好地方可以玩,也有很多的好餐廳、咖啡店。「但就是少了些什麼。」她說,缺少的不是藝廊或是美術館,「而是沒有像台北公館那樣的Live house。」

這樣的發現,激起阿瞇和手風琴家王雁盟,想在台中創造藝文空間的想法。王雁盟以「Forro」這手風琴演奏的巴西流行音樂,做為理念的表徵,希望創造一個友善、「For All」的藝文空間,呼嚕咖啡的命名由此而來。但最初,他們可是完全沒有開店的念頭。

Interview_042
倒掛的紫薇樹,是復原在天花板上的綠地。
底淑瑀/攝影
「只是想建構出自己生活所需的地方。」阿瞇說,是為了要服務「藝文」這件事情,才開起咖啡店。和一般咖啡店不同,藝文活動是店家吸引人潮的方式,不過呼嚕咖啡,完全是因為藝文才會存在。

開店前的一趟北京行,他們去了南鑼鼓巷這最古老的街區。阿瞇興奮的說,那裡狹窄交錯的胡同、低矮的平房,規模不大,但就像台北師大商圈一般,許多前衛有活力的想法在這碰撞迸發火花。思想的能量擴散,攻佔老房子,變成一家家個性獨特的人文小店。正因文化形成的樣貌類似,阿瞇也在台中嗅到老房子歷史的味道。憑著一股「好像可以搞一點什麼」的衝勁,呼嚕咖啡,從老屋改建計畫開始逐步成形。
如同老年人病痛纏身,老屋總有處理不完的壁癌、漏水等問題。台灣多雨的潮濕氣候,更讓人對這間屋齡有四十歲的老房子卻步。「但老房子,好有趣唷。」阿瞇笑著說,早年格局的打造、空間設計,在參與改建的過程中都能見到,反倒像在做歷史研究。而呼嚕咖啡也利用老屋原有的架構,達到更動最少,但效益最高的空間改造。
「這個軌道燈是我做的唷,製作過程超像女工的……。木板地是用貨櫃棧板做的,上面還有海關章。」原本難逃拆除命運的老屋,成了阿瞇與王雁盟的實驗室。每一件傢俱,都是和朋友們留下的「手創痕跡」。阿瞇說:「很多很『殺』的想法,一定要完成才有吸引力呀。」天馬行空的創意,在屋內的每一角相互融合、沸騰,起了讓房東也說「Wow」的化學變化。
「像音樂一樣,Midi和手彈的就是不同。」對「創作」的執著,不僅落實在室內擺設中,對於藝文氣息的呈現,阿瞇也堅持這份原則,「因為呼嚕咖啡自己也投入了很多創意,更是少數真正執行出來的創意」。絕非打著創意的旗幟但具高度排他性的空間,她更希望的是,因為呼嚕咖啡積極的投身創意,每位消費者或是表演者也能在生活中發揮創意,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
店內皆是創作樂團演出,並舉辦小型影展與試片會;也與誠品講堂共同舉辦演講活動。與誠品的合作雖是偶然,但「就是要再把它做得更好玩」,阿瞇主動整合演講主題、免費提供場地與講師的住宿,讓空間的運作全在音樂上打轉。

而如何維持平日營運,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就像練功夫,週一到週五得紮穩馬步,週末才是大顯身手的時候。」阿瞇也不諱言的說:「做藝文空間,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因為了解顧客們在藝文知識上對呼嚕咖啡的依賴,阿瞇仍是細心的篩選講師與演出團體。在精不在多的態度,讓呼嚕咖啡真正成為一個友善、「For all」的藝文展演空間。


延伸閱讀
Forro Cafe呼嚕咖啡

王雁盟 拉不拉手風琴沒關係

OpenEye歐噴愛樂團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