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樓美容師 原住民「洗」出未來

【記者洪槿楓/生命力報導】台北市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是由一群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年齡侷限,從深山部落遷居到都市的原住民朋友所組成清潔工作隊。他們靠自己的體力和人力,從事清潔服務的工作。他們從不認為清潔工作是卑微的工作,還覺得他們的工作是維護清潔的「大樓美容師」。

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以協助原住民就業為目標,希望可以成為原住民的一種指標。「我希望合作社在往後的日子,可以成為原住民朋友心中的『模特兒』,成為他們就業和創業的一種指標。」來自阿美族的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執行顧問陳美珠說。

多年以來,秉持著「只要做得好,別人看得見」這個觀念,合作社的清潔隊員默默耕耘的努力,不僅從清潔服務的實際工作中累積了專業的清潔知識和技能,更從工作中累積了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漠視的生存之道

。陳美珠表示,原住民朋友從單純的部落生活到大都會的資本主義生活,一定有不適應的地方。「原住民習慣了族群生活,來到大都會很難適應都會主流的思考邏輯,除了社會對原住民原本就有的有色眼光,這也和兩個文化的不一樣有關。」陳美珠說。

為了讓清潔隊的隊員更能適應主流社會的生活和思考模式,陳美珠會為加入清潔勞動合作社的原住民員工提供心理輔導和觀念上的教育訓練。經濟景氣的時候,原住民朋友曾經用同樣的勞力領過較高的薪資;不景氣的時代,他們在面臨失業、轉業和底薪的過程,心理難免無法調適。陳美珠說:「我常用『與其坐在家裡等錢,不如用勞動換錢』的觀念來調整他們的心態。」她更以「部落工作的收穫是農作物,都會工作的收穫是薪資」的比喻來灌輸原住民的工作觀念。

除了原住民外,陳美珠也聘用三分之一的漢人員工。她說,籍由與漢人的互動,除了可以彼此刺激外,更可以讓原住民從這些漢人身上認識並學習與主流社會中的漢人的相處之道。「我希望可以從這個合作社開始,創造與漢人的對話,讓兩個不同文化的族群互相認識,從中創造更多合作的優勢。」陳美珠深信,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有色眼光和排斥,不僅是主流社會,包括原住民本身都有責任。

清潔勞動合作社員工之一的李小姐除了對合作社表示認同外,之前零星的工作經驗,更讓她體驗到,原住民其實一直生活在小型社會中,所以自己一定要學習更多的技術、自我充實,才能跟得上主流社會的腳步。

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以來,從開始零零星星的工作機會,到現在重新整合再步入軌道,突飛猛進的業務,讓他們相信漢人做到的,原住民也可以做到。雖然合作社是由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等公家單位輔導並促成成立的,但是他們堅持不允許任何民代的介入,除了不想要成為民代的傀儡外,他們更相信自己。「我們是靠自己做,而不是靠公部門的補助而成功的。」陳美珠自信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的「新馬力棒壘球隊」,是全台灣唯一一支從教練到球員,都是原住民朋友所組成的球隊。他們希望球隊可以成為原住民朋友工作之餘的休閒活動,也期望可以透過球隊「以球會友」,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交流,認識彼此的文化。


延伸閱讀:

1.台北市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

2.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